氮杂螺环季碳结构广泛存在于重要的药物分子和活性天然产物中。由于氮原子毗邻高位阻的季碳而增加了该结构单元合成的难度,因此如何高对映选择性地实现氮杂螺环结构的构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研究项目将以含氮杂螺环季碳生物碱为目标分子,发展有机小分子催化的2-氮代烯丙醇不对称Semipinacol重排反应来构筑手性氮杂螺环季碳单元,并依此反应为关键步骤,发展氮杂螺环季碳的普适性和结构多样性的不对称合成策略,同时完成几个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本研究工作对丰富和发展有机小分子催化、手性季碳的构筑、生物碱的高效不对称全合成以及药物化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潜在的实用价值。
基于活性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广泛存在的氮杂螺环结构单元,发展了一些基于1,2-碳迁移反应为策略的合成氮杂螺环结构单元的新方法;同时进一步拓宽和发展了一系列对映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1,2-碳迁移反应, 包括包括卤鎓离子促进的烯丙醇的Semipinacol 重排反应,“一锅”环氧化- Semipinacol重排,失对称Schmidt反应,三氟甲基化/semipinacol重排串联反应等。同时,以该重排反应为关键步骤,实现了多个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如石松科生物碱(-)-8-Deoxyserratinine, (-)-Lycojaponicumins C, (+)-Fawcettidine, (+)-Fawcettimine, (-)-Lycojapodine , (-)-Lycojapodine A, (+)-Alopecuridine, (+)-Sieboldine A, 二萜螺环缩酮类化合物Didemnaketal A以及免疫抑制剂 (–)-FR901483, 三尖杉碱等。.发表SCI 一区论文5篇,二区论文11篇。.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毕业5名, 2名2014年毕业), 硕士2名(毕业1名,1名2014年毕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6人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碳-氢键活化及其在含氮杂环的合成应用
氧杂螺环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新型手性螺环吡咯烷催化剂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金催化加成环化和杂D-A反应构筑芳香螺环缩酮的方法研究及其在Rubromycin类天然产物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