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秒脉冲星是研究广义相对论、引力波探测、脉冲星质量测定的最佳实验室。作为脉冲星基本参数的距离和自行两物理量同时也是脉冲星到达时间方程的重要参数,二者的独立精确测定对研究毫秒脉冲星物理、提高到达时间观测其它参数的拟合精度具有重要意义。高分辨率的射电干涉观测能以亚毫角秒精度测量毫秒脉冲星位置,使独立的距离和自行测量成为可能。近年在X和γ射线波段探测到毫秒脉冲星周围的脉冲星风云颠覆了过去认为脉冲星风云应该存在于年轻脉冲星周围的观点,但目前还没有毫秒脉冲星风云射电辐射探测的有关报道。本项目将开展如下研究工作:1,利用VLBA、EVN精确测定部分特殊毫秒脉冲星的距离和自行,研究原初行星盘诞生机制,中等质量脉冲星双星系统的演化等;2,开展毫秒脉冲星射电干涉观测技术、相关处理和后期分析技术的研究;3,利用EVLA结合新兴的脉冲星数据分箱技术搜寻毫秒脉冲星风云的射电辐射,并进行高分辨率成图研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我们成功开展了对毫秒脉冲星的射电干涉观测研究。具体包括:1. 精确测得了具有行星系统的脉冲星PSR B1257+12的不依赖于任何模型的距离和自行(速度)参数,这是第一次高精度测得该脉冲星的这些参数;2. 成功申请获得美国VLBA观测时间,利用VLBA以及上海65米天马望远镜对两颗高赤纬脉冲星(PSR J0502+4654和PSR J2337+6151)进行多历元观测研究;3. 完成了一个包括400核CPU,432 TB存储空间,并配备万兆网络和IB网络的服务于VLBI天体物理和测地的高效相关处理综合平台的搭建和测试;4)利用天马望远镜对银河系中心的一颗磁星(PSR J1745-2900)进行了深入观测研究,成功扑捉到其10倍于平时流量强度的剧烈射电爆发,此为天马望远镜落成后第一个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毫秒脉冲星多波段观测研究
上海天马射电望远镜和美国甚长基线干涉阵脉冲星联合观测研究
脉冲星射电辐射束新模型的理论与观测研究
孤立毫秒脉冲星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