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抗菌肽属β-防御素类,在禽类防御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已从鸡、火鸡、驼鸟、企鹅等禽类体内分离到约30种禽β-防御素基因。但至今为止,未见有关鸭β-防御素类方面的研究报道。本项目根据已发现的禽β-防御素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法从鸭体内组织中克隆3~5种新的β-防御素基因,并检测它们在鸭体内组织器官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上述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在体外高效表达鸭β-防御素重组蛋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与理化特性。然后,分别以严重危害禽类健康及其产品安全的细菌: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等;病毒:鸭病毒性肝炎与鸭瘟为研究模型,研究上述鸭β-防御素重组蛋白在鸭体内外的抗菌与抗病毒活性。并通过饲养试验,结合免疫接种,分别以口服和注射两种途径研究上述鸭β-防御素重组蛋白对肉鸭生产性能、肠道微生态区系和免疫功能的作用。以期探讨鸭β-防御素重组蛋白作为新的饲料添加剂服务于养殖业的可行性。
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人死于动物源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其中,由于误食受细菌或病毒污染的禽肉、蛋产品为其主要原因。畜禽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关注。其中包括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等过程的无污染。使用安全无污染、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的饲料添加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抗菌肽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肽,是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抗外源病原体的入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抗菌肽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昆虫等体内。至今为止,未见有关于抗菌肽的毒副作用、残留、致细菌耐药性等方面的报道。因此,抗菌肽在养殖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从鸭体内组织中扩增到11个鸭AvBD基因,这11个基因分别为鸭AvBD1-7、AvBD9、AvBD10、AvBD12和AvBD16。其cDNA大小依次为198,195,182,168, 201,204,204,204,207,198,155。分别编码65,64,60,56,66,67,67,67,67,65, 50个氨基酸残基。将这11个鸭AvBD基因分别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转化大肠杆菌BL21,进行IPTG诱导表达。将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同时根据其各自的氨其酸序列分别合成相应的11条多肽。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重组和合成鸭AvBD蛋白对12种细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高盐浓度下,这些蛋白对四联球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活性显著降低。此外,这些蛋白溶血活性极低。体外抗鸭肝炎病毒作用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病毒组)相比,这些重组蛋白显著延长了鸭胚的存活时间,表明这些重组蛋白具有抗鸭肝炎病毒的作用。经鸭肝炎病毒诱导后,除鸭AvBD基因在肝脏组织中均被诱导表达或表达量显著上调。此外,在攻毒后的各个时间点,也检测到这些基因在其他组织中发生诱导表达或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同时,本试验结果还显示,这些防御素和细胞因子在组织中的表达量与TLR7的表达量呈正相关。上述结果揭示,这些鸭AvBDs与细胞因子在体内的抗病毒作用可能受TLR7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调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新型麻鸭源禽痘病毒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研究
β-防御素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骆驼小肠防御素的生物学研究
防御素β2和β3在组织工程化人口腔黏膜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