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针茅(Stipa grandis)是亚洲中部草原亚区特有的蒙古草原种,以大针茅为建群种或优势种的草原群落是我国典型草原的代表群系。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农垦活动,大针茅草地退化日趋严重,种群生存力显著降低,甚至从草群中消失。由于生产者和分解者亚系统之间反馈的重要性,要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需要进行地上与地下的综合研究。本项目以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大针茅为研究对象,从根系生态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长期不同放牧压力下典型草原主要建群植物大针茅地下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变化、土壤根际环境的变化、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菌根真菌等的分析,探讨长期不同牧压梯度对大针茅地下生态系统的影响,揭示长期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植物大针茅根系和根际微域环境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为制定草地适应性管理措施及草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载畜率对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
布氏田鼠啃食对典型草原主要建群种光合代谢的调控
隔代效应对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克氏针茅、冷蒿种间关系的影响
放牧干扰对高寒紫花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