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认识历史时期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异同特征是合理评价近期变暖和进一步预测未来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基础。在生态系统脆弱的青藏高原,不同季节温度的差异性变化已经对自然植被和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对历史时期不同季节温度变化异同的研究还很薄弱。本项目拟选择青藏高原东南部八宿高山林线为研究区域(北半球最高的林线,海拔4900米),从相同树木的树轮中获取早晚材宽度、年轮宽度、早材最小密度、早材平均密度、晚材最大密度和晚材平均密度7个树轮指标,进而从不同树轮指标中提取历史时期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信息(主要是冬季和夏季)。通过对比研究,揭示历史时期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异同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与气候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导致其异同变化的可能驱动因子。为合理评估近期的变暖提供历史证据,为预测和应对高原地区未来不同季节温度的差异性变化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深入认识历史时期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异同特征是合理评价近期变暖和进一步预测未来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基础。在生态系统脆弱的青藏高原,不同季节温度的差异性变化已经对自然植被和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对历史时期不同季节温度变化异同的研究还很薄弱。本项目通过对采自青藏高原东南部高山林线附近川西云杉树轮样本的测量,从相同树木的树轮中获取了早晚材宽度、年轮宽度、早材最小密度、早材平均密度、晚材最大密度和晚材平均密度7个树轮指标,进而分析了各树轮指标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树轮最大晚材密度的生长主要受暖季(4-9月)温度的影响,而年轮宽度与冬季(前一年11月至当年2月)温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基于树轮最大晚材密度和年轮宽度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历史时期的暖季和冬季温度变化。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研究区过去449年的暖季和冬季温度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在1563-1610和1709-1756时段两者的一致性相对较差。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太阳活动是研究区长时间尺度暖季和冬季温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但人类活动导致的CO2浓度增加是青藏高原东南部1980s以来异常变暖的主要驱动因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树轮密度和宽度在气候变化敏感区域对过去气候的指示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树轮宽度和密度对水分响应的研究
青藏高原东北部树轮宽度中温度和降水信号的分离研究
近400年秦岭地区树轮图象密度与季风的季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