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无机矿物多孔结构及其材料仿生学基础研究——以海胆、珊瑚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66200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2.00
负责人:李建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海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建林,林春富,袁珍,章文,余辉,李豪,冉佳佳
关键词:
两相复合材料多孔结构仿生数学模型生物无机矿物
结项摘要

Inorganic materials derived from marine organisms always have superior performanc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ir artificially synthetic counterparts because of their fine structures. So the structural bionics of the marine mineral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ceramic materials. In this project, the porosity, pore structure,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micro-mechanical response of sea urchins and coral inorganics will be characterized by some state-of-art techniques (Micro - CT, back scattering diffraction of SEM, in situ loading device, etc.).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ill be built based on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sea urchin (coral) bones along the X axis (principal axis),which will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space 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ill be compared to the stress analysis resulting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obtained by scanning using Micro-CT. Meanwhile, the in situ tension (compression) loading device will be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response of the bones through measuring the strain and the microstructure change of the porous material under stress. The dependenc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upon the inorganic network structure will be fully determined, providing reliable support for bionics design of filling composit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of sea urchin shell bone or the coral bone.

与人造无机材料相比,海洋生物无机材料具有优越的性能,这与它们精美的矿物构造有关,因此对海洋生物矿物结构的仿生研究对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具有指导性意义。本课题将结合先进的测试方法(Micro-CT、原位拉伸装置、背散射衍射仪等)对海胆、珊瑚硬组织的孔隙率、孔隙结构、矿物组成、微观力学响应等进行表征。探索海胆(珊瑚)骨骼的几何结构特点随X轴(主轴)的变化规律,建立数学关系和有限元模型,模拟预测其力学性能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并与Micro-CT扫描的实体三维模型进行比较。同时,使用原位拉伸(压缩)装置观测这些多孔材料真实应力下应变、结构的变化,并与计算结果分析比较,探索其结构与力学响应的定量关系,以确定无机网络结构特点与其力学性能之间的联系,为海胆壳骨型或珊瑚骨型填充状两相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仿生学依据。

项目摘要

海洋生物外壳经过数亿年的进化,可在温和的海洋环境中利用简单的无机物碳酸钙和少量的有机质组装成复杂精巧的多级复合结构,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等优异力学性能,从而成为材料、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材料难以满足一些工程的特殊需求,多功能且高性能的新型材料亟待开发。海洋生物外壳的形貌、组分和结构不仅为仿生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灵感,同时也为人工材料的合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项目以中国南海海域常见的海洋生物无机矿物外壳(海胆、贝壳等)为研究对象,从无机骨骼分级结构角度将其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分级。采用数码相机、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表征仪器,以及图像分析和数学软件,将海洋生物外壳各级结构几何特征数字化,结合有限元法和仿生模拟实验对海洋生物外壳结构及其力学行为的关系进行深度剖析,同时对其无机成分、有机质含量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和测定,对其弯曲强度、抗压强度、断裂韧性和硬度等力学性能进行评估,并深入分析深海贝壳经过矿化作用后,其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变化,提出贝壳的矿化机制。最后,采用常温烧结法制备具有矿物桥结构的仿生氧化铝陶瓷材料,研究贝壳中矿物桥结构对提高材料强度和硬度的效果。本项目不但为海洋生物外壳仿生的材料和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生物壳的结构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李建保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9072084
批准年份:1990
资助金额:4.3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9972014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7402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6200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57205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8902422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3.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9432062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50372029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以功能性无机/聚合物核壳微球构筑多孔结构材料

批准号:20744006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张恺
学科分类:B0503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水热体系中矿物原电池反应的实验研究:以金-黄铁矿矿物对为例

批准号:40903028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周丽
学科分类:D03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蚀变矿物原位地球化学研究-以鄂东南铜山口矿床为例

批准号:4150206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韩金生
学科分类:D020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热液矿物微区成因信息提取研究:以大黑山斑岩钼矿为例

批准号:4170209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周伶俐
学科分类:D02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