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染色法研究聚合物微胶囊形成的动态过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07308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郭宝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徐军,万贤,叶海木,梁菁,刘津
关键词:
形成机理三维重建形貌微胶囊
结项摘要

本项目拟采用原位实时观察并结合动力学、热力学分析手段,研究以聚合物为壳材的微胶囊形成机理。选用几种典型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将聚合物壳材与芯材分别用不同荧光染料染色,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察微胶囊形成过程,对所得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再现微胶囊形成过程中的形貌演变,并结合热力学、动力学分析,建立以聚合物为壳材微胶囊的形成模型。系统研究微胶囊形成过程中多因素对微胶囊形貌的影响,建立包括聚合物相粘度、界面张力、外场作用、制备时间等多因素对微胶囊形貌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已建立的微胶囊形成模型,通过对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调控,实现形貌可控的微胶囊制备。本项目研究将为微胶囊形成机理的探索以及得到形貌可控的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微胶囊的开发应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本课题通过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聚合诱导相分离体系前期微胶囊的形貌变化进行了实时观测,通过共聚焦的三维图形观察到了微胶囊壳层的形貌变化通过红外和力学分析对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突破了以往通过反应结果逆推形成机理的局限,通过对微胶囊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直接观察进行力学分析,获得了微胶囊从在赤道处均匀分布的多点,到形成赤道处圆环,到半球壳包覆,到带有小洞的微球,最终形成完整包覆的图像,并对包覆过程进行了力学分析,预测了微胶囊相分离的过程,并能与实验结果和文献报道相一致。.在溶剂挥发相分离体系中通过改变壳材分子量的方式获得了异形的微胶囊,佐证了动力学因素对微胶囊形貌的影响。并利用水热法在较高温度下获得了微胶囊,并与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得到的微胶囊进行了比较,分析动力学的影响。.采用界面聚合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合物微胶囊,选择合适的制备条件,得到了形貌规整、性能优良的微胶囊。对微胶囊形成过程中的形貌变化进行观察,研究得到其形成机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2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3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DOI: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2.008
发表时间:2019
4

一步法制备生物相容油核微胶囊及其可控释放

一步法制备生物相容油核微胶囊及其可控释放

DOI:10.11949/0438-1157.20201000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的一维膨胀时程模型

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的一维膨胀时程模型

DOI:10.11779/CJGE202004017
发表时间:2020

郭宝华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纤维素硫酸钠制备过程和其形成的中空微胶囊性能研究

批准号:29676039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姚善泾
学科分类:B0810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葡萄糖荧光敏感聚合物微胶囊的胰岛素负载与可控释放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5137315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江国华
学科分类:E0308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用于癌症光动力荧光诊断的光合微胶囊的研究

批准号:50573015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戴志飞
学科分类:E030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生物用铜离子荧光纳米微胶囊传感器的研究

批准号:2117508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冯锋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