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农区和多环芳烃与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农区为研究区域,以采样分析、数据处理、实验室模拟和模型、同位素示踪和生物标志等为研究手段,以农田复合污染物的来源/清单-时空分异规律-复合污染形成机制-复合污染物生物转移过程及通量-生态/健康风险评估和预测模型等为研究主线,揭示农田复合污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明农田毒害复合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和生物转移、积累、放大过程及通量,系统阐明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农田土壤中毒害污染物与生物相互作用机制和风险消减原理
生物炭内源污染物的产生及其生态风险研究
饮用水中潜在风险污染物的筛查和健康风险评估
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中毒害污染物的界面过程与生物修复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