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直至智力丧失, 最终生活无法自理,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目前,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主要因素包括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异常、突触受损、神经营养因子(NTF)和神经递质耗竭、炎症以及轴突转运障碍等。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注意到AD引起的神经元减少和胶质增生会直接影响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导致脑内代谢产物GABA含量减少。但是,迄今为止关于GABA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影响的研究甚少,且研究对象局限于尸体标本。本课题拟利用3.0T 磁共振仪MEGA-PRESS波谱序列结合J差别编辑技术检测AD患者脑内GABA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明确AD患者脑内GABA含量的变化,探讨GABA含量与AD发病的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及行为异常。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被认为与认知功能有关。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D认知功能损害与抑制性神经元功能异常有关。尸检及动物模型研究表明AD的病理过程中存在GABA能系统功能紊乱。但是至今尚未有活体研究证实AD患者脑组织内GABA含量的变化。自课题得以批准立项后,课题组严格按照年度计划开展实验研究,已经收集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30名,健康对照者100名及非AD患者36名。利用MEGA-PRESS技术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了磁共振波谱扫描,并对AD患者进行了认知功能测试。结果显示:AD组脑内顶叶感兴趣区内GABA/Cr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额叶感兴趣区内GABA/Cr均值也较健康对照组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迄今为止,本实验是首次对于AD患者活体脑组织内GABA含量变化的研究。这一结果证实了AD的病理进程中存在GABA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并提示GABA可作为一个潜在的AD治疗靶点。研究成果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展板1次,发言4次,并有5篇SCI文章接收,其中2篇发表在神经影像学领域的顶尖杂志NeuroImage(IF=6.357),培养博士生3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经颅磁刺激调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振荡促进脑连接的治疗研究
面向阿尔茨海默病的脑功能网络及分类研究
联合脑成像网络与基因分析预测阿尔茨海默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与经济保护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