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有机催化多组分串联反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7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贺峥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开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吴桂平,张波,徐四龙,田均均,周荣,马仁芹,李媛,邹雯,蔡灵超
关键词:
有机催化串联反应多组分反应合成方法不对称催化
结项摘要

本项目拟重点研究两种不同活化烯参与的不对称有机催化三组分串联反应。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探索并实现在亲核性有机催化剂作用下、两种不同活化烯参与的三组分串联环化反应;研究两种不同活化烯与杂原子潜亲核试剂之间的有机催化三组分串联反应,实现碳-碳键与碳-杂原子键的有序构建新方法;探索新的手性有机催化剂类型以及已知催化剂在新的三组分串联反应中的应用,实现新的不对称有机催化三组分串联反应;探索并实现高度对映体选择性合成具有多个手性中心的环状和链状产物的串联方法。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推动不对称有机催化多组分串联反应研究领域的发展,而且可以提供新的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因而具有实际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项目摘要

发展高效的合成方法学是有机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目标。本项目(21072100)主要研究有机催化剂作用下两种不同活化烯参与的多组分(多重)串联反应,并实现其不对称转化。项目历时三年,取得了如下重要研究结果:实现了亲核性有机催化剂(叔膦和叔胺)作用下,两种不同活化烯参与的多组分(多重)串联环化反应;研究了两种不同活化烯与杂原子潜亲核试剂之间的胺催化多组分串联反应,实现了碳-碳键与碳-杂原子键的有序构建新方法;实现了手性叔膦和手性仲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环化反应,并取得高对映体选择性。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目前已发表研究论文12篇,研究专题2篇(平均影响因子IF>4.0),圆满完成了本项目的研究任务。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2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3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6
5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不对称有机催化氧杂Michael加成引发的多组分串联反应研究

批准号:2090203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方林
学科分类:B010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不对称有机催化的串联反应的设计

批准号:2107212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吴小余
学科分类:B0106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不对称催化的多组分有机合成反应

批准号:20672053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朱成建
学科分类:B010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两相体系的有机不对称催化串联反应研究

批准号:2140217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王益锋
学科分类:B01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