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北麓旱作保护性耕作农田系统土壤碳循环规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860135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7.00
负责人:刘景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08
结题年份:2011
起止时间:2009-01-01 - 201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莹,戴云仙,张志栋,武俊英,王林,郭小刚,李倩,张向前,郭晓霞
关键词:
旱作保护性耕作土壤碳循环阴山北麓可持续农业
结项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收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和活跃的碳库,又是土壤肥力和基础地力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影响着耕地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土壤碳循环及固碳潜力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课题。我国是个耕地地力不稳、有机碳水平较低的农业大国,还面临着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对农田土壤碳循环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范围不广和深度不够,尤其对土壤退化、沙化较严重的旱作农牧交错区农田土壤碳循环研究更少。本项目旨在研究阴山北麓旱作农田在不同保护性耕作、带状种植与培肥方式的土壤碳循环规律,探讨土壤理化、微生物性状及活性有机碳与酶活性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提出旱作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碳素管理调控途径,为该地区稳产、高产旱作农田土壤碳素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为国家建立区域农业固碳长效机制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刘景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56035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060174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6032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60034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16026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660084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紫色土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旱作农田系统碳循环规律与碳汇机制研究

批准号:3127167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龙昌
学科分类:C13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农田耕作尺度及其抗风蚀机理研究

批准号:4086101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陈智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阴山北麓旱作农田不同农作模式的固碳机制及调控途径

批准号:3126030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立军
学科分类:C1312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长期保护性耕作下旱作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微生物作用机理

批准号:3167164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温晓霞
学科分类:C1312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