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提出了光波导中光学倍频的新的理论模型,即非线性偶极子辐射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不仅计算出倍频效率,还能预言倍频光的空间强度分布。其次,从速率方程出发,将倍频的出现看作自激振荡的一种损耗机制,对光波导中自倍频的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了自倍频的阈值不变,自倍频效率与泵浦光功率成线性关系等重要结论。在实验方面,以已二酸作为质了源,建立起一套稳定的质子交换和煺火工艺,制成了低损耗的光波导;以国产半导体激光器为泵浦源,实现了掺钕铌酸锂波导激光器,阈值功率为1.2毫瓦,斜率效率为1%,最大输出功率为12微瓦。其次,也实现了切伦科夫倍频,效率为10%/W。另外,也初步实现了光波导中的自倍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半导体激光器泵浦掺钕掺镁铌酸锂晶体连续自倍频激光器
声光可调谐的集成光学掺钕铌酸锂激光器的机理研究
掺铒铌酸锂晶体的光学性质及其在光波导中的应用
离子辐照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波导结构与倍频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