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在全新世大暖期期间气候总体比较温暖湿润已被很多研究所证实,但是对于沙漠的地貌格局尚没有明确的认识。本研究拟在对毛乌素沙漠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着重针对全新世大暖期这一时段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全新世大暖期毛乌素沙漠沙丘活动情况、植被状况及古土壤发育程度,以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湖泊、河流等主要地貌类型的空间分布,恢复全新世大暖期毛乌素沙漠的地貌格局,为更加全面的认识全新世大暖期的毛乌素沙漠积累知识,提高对毛乌素沙漠乃至我国东部沙地未来发展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的预测和评估能力。
毛乌素沙漠位于中国季风区西北边缘,受季风活动影响,地表过程变化异常频繁。沙漠内部或边缘地区保存相对完整的风成砂-古土壤沉积序列及湖沼相沉积序列等忠实的记录了沙漠气候环境的变迁,也为全新世大暖期气候环境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围绕毛乌素沙漠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毛乌素沙漠在全新世大暖期期间气候总体温暖湿润已被很多研究证实,但是对于这一时期沙漠的地貌格局尚没有明确的认识。本项目在毛乌素沙漠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选择典型风成沉积剖面及湖沼相沉积序列,利用光释光及14C测年方法建立年代序列,对沉积物进行粒度、磁化率、有机质和地球化学元素等代用指标分析,重建了毛乌素沙漠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并综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对毛乌素沙漠全新世大暖期的地貌格局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全新世大暖期毛乌素沙漠基本上完全固定,大面积发育古土壤,在地势低洼处河流、湖泊发育,少部分地区仍存在半固定甚至是流动沙丘。同时,为了更好的理解全新世大暖期的环境,本研究通过对树木年轮资料的分析,重建了毛乌素沙漠及毗邻地区近二百年来的干湿变化过程,重建序列记录的干旱期与仪器记录的全球升温的时间一致,说明全球变暖可能导致研究区进一步干旱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长三角知识合作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合著科研论文为例
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页岩力学性质和渗流规律
农地整治何以促进农户收入增加——基于整治模式和地貌类型的异质分析
关中盆地全新世大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适应研究
全新世大暖期气候敏感带古温度、古降水、古植被
一个植被-气候耦合模式的建立和全新世大暖期模拟研究
关中盆地全新世大暖期植被特征及人类影响的木炭化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