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钙化是在糖尿病、慢性肾病和其他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中普遍发生的血管病变,是导致原发病病情恶化、死亡率增加的高危因素,其主要病理机制是血管中层的异位"骨化",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可逆的,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手段。近期研究发现:维生素K不但能抑制华法令诱导的动脉钙化,而且能使已经形成的钙化得到逆转,提示:动脉钙化一定程度上是动态可逆的,这对传统观念带来冲击。Gas6是维生素K依赖蛋白,主要在血管中层组织表达分泌;Gas6通过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Axl结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直接参与抑制血管钙化的进程。我们推测Gas6介导的细胞吞噬行为可能参与钙化逆转过程。 本研究先通过动物实验确证维生素K逆转血管钙化效应,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寻找钙化吸收的线索;建立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模型,进一步研究Gas6介导的抗凋亡和细胞吞噬行为在动脉钙化发生发展中的
动脉钙化(Arterial Calcification,AC)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维生素K(VK)可参与体内多种蛋白质羧基化修饰过程,其中包括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及生长抑制特异蛋白(growth arrest specific gene 6 protein,Gas6)等。MGP已被证明是体内最强的AC抑制剂之一。此外,Gas 6/Axl信号通路的下调导致细胞凋亡也可能导致钙化。因此,我们研究VK对动脉钙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结果:WFN干预12 W期间动脉中钙沉积含量呈线性增长,ALP活性明显增加,组织ROS显著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 < 0.01);而6 W VK2治疗后上述表现被部分逆转。各钙化组较对照组组织Gas6、Axl、p-Akt、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 0.01);VK2治疗组部分恢复了上述蛋白表达。细胞实验显示VSMCs的钙含量及凋亡率降低对VK2具有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Ca2+ + Pi组Gas 6、Axl、p-Akt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5),使用 VK2治疗后部分恢复蛋白表达。外源性加入rm Gas 6后VSMCs的钙含量和凋亡率显著降低(P < 0.05)。使用Axl抑制剂R428后,Ca2+ + Pi + R428 + VK2组的钙含量和凋亡率与Ca2+ + Pi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高剂量VK2对WFN诱导的大鼠主动脉钙化有逆转作用。研究发现AC与VSMCs凋亡增加密切相关,而VK2能够抑制VSMCs钙化及细胞凋亡,其中 Gas 6/Axl/p-Akt/Bcl-2抗凋亡信号通路在VK2抑制VSMCs钙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阐明了VK2抑制AC的药理作用机制。该研究为AC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及重要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Astragaloside IV exerts angiogenesis and cardioprotec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via regulating PTEN/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一种加权距离连续K中心选址问题求解方法
抑制血管钙化—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抗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
GLP-1类似物保护心血管的新机制:通过抑制VSMCs成骨分化调控动脉钙化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基1的基因变异对血管钙化的影响
Apelin/APJ系统调控动脉钙化的模式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