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选择中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及其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70112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王怀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胡天翊,张葳,郭琪,李秀君,陈翠萍,蔡海娟,马乐,陈铭
关键词:
动机机制延迟选择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多属性决策认知机制
结项摘要

Choice deferral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decision making.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focused on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ed choice deferral,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choice deferral are rarely mentioned. Meantime, current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choice deferral of decision making for self instead of which for other.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of other researchers and the author, we choose a perspective of decision maker’s role(decision making for oneself or others) and the outcome –oriented and the process-oriented, and research on the self-other decision making differences of choice deferral and motive mechanism(regulatory focus and regulatory fit)and cognitive mechanism(information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election difficulty) of the differences by behavioral experiment, survey, information board and eye movement. This research can enrich the theories of choice deferral and self-other decision making differences, expand the applied field of the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and regulatory fit theory, and reveal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self-other decision making differences of choice deferral. Besides, it may provide guidance for good decision in fields of 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medical treatment and for government decision making on elderly care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延迟选择是决策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以往研究主要发现了影响延迟选择的认知和情绪因素,而对延迟选择背后的机制却较少探索。同时,目前研究关注的是个体在为自己做决策时延迟选择的规律,尚未探讨个体在为他人做决策时延迟选择的相关问题。鉴于此,本项目将在前人研究和自己前期工作基础上,从决策者角色(为自己、为他人决策)的视角出发,基于决策研究的结果取向与过程取向,综合使用行为实验、问卷调查、信息板和眼动等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延迟选择中自我-他人决策的差异,以及差异背后的动机机制(调节定向、调节匹配)和认知机制(信息加工方式、选择难度)。这不仅能够丰富延迟选择、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大拓展调节定向理论与调节匹配的应用范围,有力揭示延迟选择中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心理机制,而且也能为人们做好消费、投资、医疗等领域的科学决策给予有效指导,为政府部门制定养老、环保等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延迟选择是行为决策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系统探索了延迟选择中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及其动机和认知机制。研究发现不仅丰富了已有延迟选择、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也大大拓展了调节模式理论的应用范围,对揭示人类延迟选择中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对人们做好消费、投资、医疗等领域的科学决策给予了有效指导,为政府部门制定养老、环保等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发现已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延迟选择中为自我与为他人决策之间确实存在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普遍性,相比为自己做决策,为他人做决策时个体更倾向于做出延迟选择。且这种差异依存于决策冲突、决策类型与产品类型而存在。第二,揭示了延迟选择中为自我与为他人决策之间差异背后的心理机制,一方面是由调节模式、焦虑情绪等所引发的动机机制;另一方面是由延迟选择过程中信息加工方式(搜索时间)、加工深度(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等所引发的认知机制。第三,延迟选择中也存在调节模式上的差异,相比运动模式者,评估模式者个体更倾向于做出延迟选择;存在决策风格上的差异,相比满意型个体,最优型个体更倾向于做出延迟选择;存在优柔寡断上的差异,相比低优柔寡断个体,高优柔寡断个体更倾向于做出延迟选择。并且也揭示了这些差异所涉及的动机和认知机制。第四,焦虑这一特定情绪会影响个体的延迟选择,高焦虑情绪下的个体更倾向于做出延迟选择,尤其是在面对积极框架任务时尤其如此。同时也揭示了其认知机制,即当要求决策者从积极框架中做出选择时,高水平的焦虑情绪导致了个体在进行决策时对信息加工的注视时间与注视次数都显著增加,致使其更倾向于做出延迟选择。在这些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研究目前已形成7 篇学术论文和1本译著,并为大学生、企业员工、医护人员、公务员、戒毒人员等人群开展了近20场有关研究成果的讲座和报告,累计受益人数达1600余名,讲座效果得到大家的好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33.004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王怀勇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心理及脑机制研究

批准号:3127111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永芳
学科分类:C0909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得失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批准号:31900792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张湘一
学科分类:C09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决策过程中的自己-他人差异

批准号:7147200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谢晓非
学科分类:G0202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自我-他人社会比较的距离效应及其神经机制

批准号:3180095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文学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