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是古老和孑遗类型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和天然基因库,也是地衣物种最具多样性的关键地区。条衣属和扁枝衣属是本地区重要的经济地衣和优势属种,但它们在本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不清;绵腹衣属在横断山地区形态特异和多样,组、种间的分类界限模糊;球针衣属和球针黄叶属在本地区的分类学研究尚属空白。项目围绕横断山地区连续开展梅衣群地衣(Parmelioid lichen)的分类及生物地理学研究,注重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模式标本的借阅、地衣体外形和显微结构的特征描述、种间特征化合物的鉴定和地理分布研究),结合现代分子研究技术,界定本地区条衣及近缘属地衣的组、种间分类界限;提取和纯化主要特征化合物标准品,使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准确鉴定地衣物种提供现代化学研究手段。项目对揭示横断山地区地衣区系的组成和地理分布特点,以及完善横断山地衣资源的本底数据和周边地区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目是前一个国家基金项目(中国横断山地区树发群地衣(Alectorioid lichen)系统分类及生物地理学研究,批准号30870158)基础上延伸和展开的另一项研究内容;涉及梅衣科的主要5个属(及其它相关近缘属)是横断山南缘(亚高山)及周边地区(热带北缘)的常见地衣类群;结合经典分类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界定了这些属、种间的分类界线,讨论了它们的地理分布问题;..重要结果:.1、澄清了条衣及近缘属(5个属,含47种;包括13新种及3个中国新纪录种)的分类界线问题,以及这些物种资源在横断山及周边的地理分布问题;.2、另外对横断山梅衣科及其它类群的51个种进行了表型与基因型结合的分类界定,发现新物种7个,中国新纪录属1个,中国新纪录种2个;.3、国内外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 16篇),专著2部;..获得关键数据:.1、 共采集横断山及周边地衣标本近16000号;其中,本项目中涉及的5属凭证标本2960号;.2、获得与本项目研究内容相关属、种(5属,47种)DNA分子材料330号;.3、建立了相关研究标本、分子材料数据库(馆藏于KUN);.4、获得了12种地衣化合物单体结晶。. .科学意义:.1、本项目对完善中国地衣资源本底数据具有重要贡献; .2、获得的凭证标本及分子数据为“中国地衣志”的编研及相关类群的区系研究提供关键前期工作;.3、澄清有经济意义的物种资源(药用、香料)分布数据,为政府提出合理开发与保护建议奠定基础;.4、在对横断山地区发现的新物种、特有物种及具有科学意义的物种进行物种多样性及独特性探讨的同时,为保护地衣资源、建立红色地衣名录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中国横断山树发类地衣的系统分类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中国横断山冰缘带地衣物种组成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中国巨孢衣科地衣系统分类学研究
中国假网衣科地衣系统分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