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修系统可靠性理论的主要特征为:(1)系统运行可靠性由固有可靠性、运行条件和所实行的维修制度共同决定;(2)系统失效能够多次发生, 两个相邻失效之间的时间不满足"独立一致"假定;(3)供建模用的信息为若干系统的失效与修理历程。因此,很大程度上可修系统可靠性理论不同于传统可靠性理论。几乎所有的工程系统是可修的。为确保工程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需要运用可修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其运行可靠性,并据此作出最优的运行、维修和退役决策。国外在1980年代就有可修系统可靠性理论的专著出版,国内至今尚未有此类专著出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亟待加强。本项目将系统总结可修系统的可靠性理论的成就,联系复杂工程系统的实际,开发新的可修系统可靠性模型,并构建可修系统可靠性的理论体系。
本项目经过三年的研究,已经完满地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研究主要围绕复杂可修系统可靠性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复杂可修系统主要失效型式识别与分析、新的不完美维修模型和随机点过程模型的开发以及案例研究四个方面展开。截至结题之日,共发表论文40篇,其中国际杂志13篇,国内杂志2篇,国际会议论文19篇,国内会议论文6篇,论文被SCI收录7篇,EI收录18篇,有些已经受到国际同行的注意。专著《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基础》已于2012年获得中科院出版基金的资助,将于201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可修系统可靠性分析
随机模糊非马尔可夫型可修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
可修排队系统理论研究
动态情形下状态聚合可修系统可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