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从超分子组装技术和识别机制出发,利用分子材料的功能多样性,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和化学修饰,对具有特定响应功能的功能基元(有机或杂化小分子)进行协同组装,获得特定结构和形貌的有序组装体或晶态材料。通过结构优化和可控组装对体系的功能特性和动力学驱动行为进行调控,构筑具有环境响应、适应及修复能力的智能型超分子组装材料,并研究这些材料在感应及修复过程的动力学驱动特性。
本项目经过三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预期的研究结果,针对响应型分子功能材料的组装过程及响应控制,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和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协同,实现了由生物分子和荧光团作为构筑单元的超分子体系形貌和组装方式的控制,并通过超声、光、主客体相互作用等方式实现了结构和功能特性的有效调控;研究了这些聚集体材料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响应机制和动力学性质。构筑了生物分子靶向的开关型荧光探针材料,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多通道开关行为及在分子影像和生物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发表标注本项目的SCI收录论文20篇,会议论文8篇(特邀会议报告4篇)。培养博士生6人,硕士生2人,博士后1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可控多级次组装体的构筑与功能
沉淀离子自组装构筑具有有序纳米结构的光取向液晶定向膜
有序多级孔卟啉MOF组装体的可控构筑及苯乙烯催化环氧化性能增强机制研究
二肽基有序分子组装体可控相变及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