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上游泥沙含量极高,河谷坡耕地开发力度强,山坡草地放牧过度,导致土壤侵蚀严重。特别是藏东横断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基础研究薄弱,社会经济发展加速,科技支撑落后,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评价该区土壤资源分别在自然状态下和人为作用下的抗侵蚀能力?如何在缺乏观测资料的情况下估算该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如何通过合理空间布局有效保护经济加速发展下的土壤资源?.本研究以金沙江一级支流,藏东横断山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从土壤发育和土壤侵蚀过程与气候、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要素的相关关系出发,分析了垂直地带性景观的土壤侵蚀特征和土壤剖面在不同侵蚀强度下的结构和物质组成特征,探讨了土壤发育过程和侵蚀过程的相互关系,通过土壤剖面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土壤侵蚀强度估算模型,模拟不同发育程度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和侵蚀强度。本研究为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为高山生态脆弱区土壤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
金沙江是我国拟开发建设的最大水电基地之一,是长江上游来沙量最多的河流。处于金沙江上游的一级支流矮西沟小流域位于横断山区,地势高差大,河流切割深,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低下、草场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干旱、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本研究从土壤侵蚀特征分析入手,通过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土壤类型与剖面特征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利用RS、GIS、137Cs等方法和技术获取数据,建立了藏东横断山区典型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预测经验模型。为科学合理治理研究区水土流失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特征研究表明:海拔高度决定了侵蚀类型。侵蚀强度与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坡度密切关系。坡耕地是流域的主要侵蚀源,草地侵蚀情况最为复杂。以RUSLE模型为基础,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土壤侵蚀因子的评价模型。整个小流域的土壤侵蚀平均模数估算值为4391.61 t/km2.a。验证表明: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与野外调查一致;模型法估算的全流域侵蚀强度分级更为均匀,与定量遥感监测的水土流失强度分级特征相近;对于草地和坡耕地的平均侵蚀模数估算值与137Cs示踪法估算值有共同的取值区间。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对藏东横断山区典型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量的估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红壤山区急陡坡土壤侵蚀研究
高寒山区土壤侵蚀时空演变及气候变化响应特征研究
安徽大别山区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模型研究
云南横断山区登革热流行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