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隆植物中探索光合色素在光能捕获和叶绿素荧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0184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孙小玲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天津农学院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丽娟,杨霞,张巧利,范文静,宋兰芳
关键词:
光能捕获克隆植物异质性叶绿素荧光光合色素
结项摘要

Plants may adjust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to acclimate to light variation. The location and function of certain carotenoids and chlorophyll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by means of bio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methods. However, due to age and species difference, it is hard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functions of carotenoids in the process of plant growth. Our previous research proved intra-clonal exchange of water, nutrients and photosynthate in buffalogras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donor ramets was particularly improved due to bigger sink effect of recipient ramet in stressful conditions, thus we suggest that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of donor ramets may also be regulated to support interconnected poor ramets.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photosynthesi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of interconnected ramets under heterogeneous light treatment were measured along with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correlation between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to identify the functions of each carotenoid.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clonal integration was applied as a way to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photosynthetic apparatus.

植物可以通过调整光合色素的含量和构成来适应光照环境的变化,相当一部分光合色素在光系统中的位点和功能已通过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方法得到证实。然而由于物种差异和叶龄差异等原因,植株水平上光合色素的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明确。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证实野牛草克隆分株之间存在养分、水分和光合产物的克隆整合,由于生长在逆境中分株的"库"效应,与其相连的资源条件较好的斑块内的分株其生长性能会大大提高以输出更多的光合产物。因此我们推测,其光合色素含量和构成也会做很大调整来支持受胁迫的分株。我们拟通过测定同质和异质条件下野牛草姊株和妹株的光合色素含量和构成差异,结合光合作用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从光合色素-光能捕获-叶绿素荧光层次来证明我们的假说,此研究将为光合机构的功能研究方法提供新思路。

项目摘要

具有发达匍匐茎的野牛草在蔓延过程中相连克隆分株常生活在异质性的光环境中。有研究证明,在异质性光条件下植株幼叶的解剖结构和光合能力等受成熟叶所处光照条件的影响,而异质性光条件下克隆分株的这些指标是否也受相连分株所处光照条件的影响则未见报道。本项目研究了异质性光对野牛草克隆分株的叶片解剖结构、光合能力、植株形态和生物量的影响。在异质性光环境中,遮阴的野牛草克隆分株的主脉直径、维管束鞘细胞个数、叶片厚度以及近轴侧和远轴侧叶肉细胞的厚度均显著降低;同质性的低光处理对这些解剖指标则没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光环境中遮阴分株的光合速率、光化学量子效率和原有分株的生物量显著提高。遮阴分株通过叶片形态上缩减的可塑性生长减少维持其存活的消耗,通过增加光合能力提高遮阴分株的存活率。在异质性光条件下,未遮阴姊株近轴侧/远轴侧叶肉细胞厚度,近轴侧/远轴侧气孔密度和大小均显著增加,而妹株显著降低;未遮阴姊株的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而未遮阴妹株的光合速率则没有显著变化;克隆整合促进了未遮阴姊株的生长(匍匐茎长度、总叶片数、总生物量及各组分生物量),却抑制了未遮阴妹株的生长。因此在异质性光条件下,未遮阴的姊株因为与遮阴的妹株相连,光合产物向顶传递导致的更大的“库”效应,而显著受益;而未遮阴的妹株则因为与遮阴的姊株相连而损耗严重,则是由于妹株的解剖结构、光合能力,以及外部形态的生长均受姊株给予的胁迫信号的影响而显著受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2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4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DOI:10.1360/SSTe-2019-0112
发表时间:2020
5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DOI:10.11869/j.issn.100-8551.2022.09.1887
发表时间:2022

孙小玲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0671064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97103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9970107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捕光色素分子光能吸收的植物光合作用光响应机理模型的理论研究

批准号:3096003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叶子飘
学科分类:C0203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浮游植物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快速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批准号:3140031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殷高方
学科分类:C0210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体内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及在逆境对植物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批准号:39170253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许春辉
学科分类:C1005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浒苔LHCSR和PSBS蛋白在叶绿素荧光非光化学猝灭中的作用

批准号:3120018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晓雯
学科分类:C02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