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网络、城市聚集对城市群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与模型化解释: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47316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张学良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豆建民,邓涛涛,王婧,杨嬛,孟美侠,杨朝远,李培鑫
关键词:
城市群交通网络城市群经济空间计量经济学城市聚集
结项摘要

Megalopolises are important carriers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overall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d neoclassical economics,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urban agglomeration", defines clearly the concept of "megalopolis economy", and points out that spatial adjacence of cities i.e. urban agglomeration can also creates positive externalities, and specializ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ities create benefits, which makes expansion and supplementation to existing megalopolis theory. Based on preliminarily built Yangtz Delta Megalopolis Economy Spatial Database, and using spatial statistical and spatial econometric methods and GIS spatial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is research creatively develops a semi-parametric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to empirically study the effects of transport networks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on megalopolis economic growth, thus provides new methods, techniques and perspectives for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transport networks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on megalopolis economy. Under the trend of accelerated integration of transport networks, commuting, employment, and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in the Yangtz River Delta megalopolis, this research gives policy suggestions for increasing positive externalities of transport networks, improving urban hierarchy, exploiting urban agglomeration effects, and promoting urban integration, which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城市群是实现我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本项目组从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建立一个"产业聚集-城市聚集"理论分析框架,明确提出"城市群经济"的概念,解释了城市彼此空间临近即"城市聚集"也会产生正外部性,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会带来收益,这是对现有城市群理论的有益拓展与补充。本项目组还基于已初步建成的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数据库,运用先进的空间统计、空间计量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创新性地建立一个交通网络、城市聚集对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半参数空间计量估计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这为分析交通网络、城市聚集对城市群经济的影响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与新视角。在长三角城市群内交通网络、通勤就业、居民就业、产业布局加快"同城化"趋势下,本项目就如何提升交通网络的正外部性,以及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发挥城市聚集效应、提升"同城化"水平给出具体政策建议,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并适当拓展其他区域,将交通网络、城市聚集与城市群经济发展纳入统一模型框架中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研究属于社会实践与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价值。项目团队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重要媒体上发表论文多篇,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一部著作,多篇成果转化为内参专报,并有多篇论文正在审稿。主要的研究发现与贡献在于: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与完善了“城市群经济”理论,建立了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并用于长三角的实证研究,在技术模型方面,建立了一个高维数据空间降维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用于分析长三角城市群两两城市空间溢出关系,并将空间权重矩阵由传统的对称矩阵修订为非对称矩阵,这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创新意义。在实证分析方面,分析城市体系变化中的城市人口变化,多篇论文描述了中国城市收缩现状,并指出在中国很多城市人口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如果仍然盲目地出台人口导入式规划、人为“造城”,则有悖城市发展规律。需要坚持集约、高效、生态发展,防止“摊大饼”式扩张和化解“空心化”等城市病,这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项目对于城市群、都市圈的系列实证研究,有利于城市群国家级规划的实施,也有利于未来都市圈国家规划的出台,应用前景广阔。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4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5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张学良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87621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60136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0803030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36500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7532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7509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77515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市群高铁网络演化的综合效应测度与互馈机理——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批准号:4187112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吴威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57.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交通发展对旅游经济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动力机制研究——以泛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批准号:4150114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坤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城市群空间结构效应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批准号:4156102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钟业喜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城市群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耦合机理研究-以成渝城市群为例

批准号:4190119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罗奎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