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蜕膜化是胚胎植入和妊娠建立的关键环节。已往资料表明转录因子HOXA10在胚胎着床和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HOXA10究竟如何参与调控蜕膜化的作用仍不清楚。从蛋白质相互作用入手,采用酵母双杂交等方法我们鉴定出蛋白激酶MST1参与HOXA10功能的调控。预实验结果显示,MST1在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表达,并与HOXA10相互结合,且雌、孕激素可明显上调MST1的表达。进一步我们发现MST1可以体外磷酸化HOXA10,并明显增加HOXA10对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因此,我们提出MST1通过磷酸化HOXA10参与调节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变的发生。本项目旨在:获得MST1参与蜕膜化过程的可靠证据;并从蛋白质相互作用角度探讨MST1磷酸化HOXA10对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发生的分子机制,同时为确立植入障碍和提高受孕成功率治疗新靶点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育龄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报道,转录因子HOXA10是胚胎着床的关键分子,但对其生物功能活性的调控机制不清。我们发现在胚胎种植窗口期,EMT 患者子宫内膜中丝苏氨酸激酶MST1的表达明显降低;免疫共沉淀和体外Pull-down实验证实HOXA10的DNA结合功能域homebox结构域直接与MST1 N末端蛋白激酶结构域结合。腺病毒介导的MST1过表达、基因沉默和体外磷酸化实验证实MST1介导了雌孕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细胞中HOXA10蛋白T376位苏氨酸的磷化修饰作用;胚胎与子宫内膜细胞粘附实验表明MST1通过磷酸化化修饰转录因子HOXA10 T376位苏氨酸残基参与子宫内膜细胞中容受性标志分子β3-integrin的表达而增加胚胎与内膜间的粘附作用,初步阐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胚胎种植失败的分子机制,为临床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病因学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临床医学中提高助孕妊娠成功率和避孕带来新的靶点和方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粉末冶金铝合金烧结致密化过程
植物中蛋白质S-酰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滑膜软骨瘤:如何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中肿瘤细胞的清除率
增殖相关分子MCM和TOB1参与调控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lncRNA RP11-5407.1促进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的功能机制研究
锌指蛋白KLF4调控内膜自噬状态影响子宫腺肌症间质细胞蜕膜化的机制研究
抗苗勒氏管激素通过cAMP/CREB调控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