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下交通走廊(出行)多模式选择与优化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80117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徐淑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天津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田钧方,朱陈强,董宏铭,张茜然,魏潇潇
关键词:
出行模式选择交通拥挤用户均衡住宅区位选址交通设施优化
结项摘要

Traffic corridor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urban economic activities; therefore, its performance exploring, mechanism formatting and evolution summarizing are very significant to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existing studies mostly depend on traffic theory but ignore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land use. Combining multimodal travel behavior analysis and urban economic theory, this project will formulate a mode choice equilibrium model and a residential location choice equilibrium model. The models endogenize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long the corridor to discuss the endogeneity mechanism between the equilibrium travel cost and the housing price. Based on this, we will propose an optimization model of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 investment so that to explore the investment policies for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fare optimization strategy along the corridor. Finally, empirical studies will be conducted to confirm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reveal the travel/residential behaviors of residen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roject i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urban traffic corridor,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cordingly.

城市交通走廊是作为支撑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探讨交通走廊的功能和形成机理,总结其演化模式,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往研究大多单就交通论交通,而忽略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影响。本项目结合多模式交通行为分析与城市经济学理论,建立多模式交通走廊沿线居民的出行均衡和居住区位选址均衡模型,内生化交通走廊沿线的出行需求分布,探讨均衡出行成本与住房价格之间的内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共交通服务投资优化模型,探讨走廊沿线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决策以及票价优化策略。最后,采用实证调研的方法,发现居民的出行行为及居住行为规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本项目的研究将进一步加深对城市交通走廊问题的认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改变个体的出行和生活,影响区域空间布局、城市发展等。而城市的空间发展形态以及用地模式等决定交通需求,是交通模式的基础。要实现城市交通与城市系统的协调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反馈机制。本项目综合运用交通管理科学、经济学与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围绕多模式交通走廊沿线居民的行为分析和交通系统的优化机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首先,考虑城市居民小汽车拥有异质性、通勤方式的异质性等,构建了多模式交通走廊出行均衡和居住区位选址均衡模型,包括多对一交通走廊模型和两区域模型,并设计了求解算法得到均衡解。然后,基于均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算例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自驾车偏好、交通系统的改善(如(道路改善、公交服务水平提高以及新技术的引进等))等对交通系统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进一步,在居民行为选择的基础上,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探讨了多模式城市背景下的交通系统的改善以及城市就业次中心的投资建设策略。项目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交通系统和土地利用的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徐淑贤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小汽车/P+R’多模式出行信息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机理研究

批准号:7187114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干宏程
学科分类:G0116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多模式交通出行分布特性及优化研究

批准号:7107101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四兵锋
学科分类:G0107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共享背景下城市组合交通方式出行:优化与影响研究

批准号:7180110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光超
学科分类:G01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多模式组合出行的新型停车换乘网络设计与优化方法

批准号:7177105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志远
学科分类:G0116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