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棉花黄萎病的人工合成抗真菌肽的结构与功能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7161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8.00
负责人:王学德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倪密,袁淑娜,诺林,刘华,范凯,赵亦静,张改霞
关键词:
棉花抗真菌肽黄萎病
结项摘要

棉花黄萎病是大丽轮枝菌(真菌)从根系侵入棉花体内引起的病害,在我国危害严重,损失巨大,农药防治效果不佳,又缺乏抗病种质,使棉花杂交育种和转基因育种均面临很难找到现成抗性基因的问题。本项目通过改造天然抗真菌肽(简称"天然肽")的结构,克服"天然肽"的缺陷,获得人工合成抗真菌肽(简称"人工肽"),并利用现有的3套("天然肽"与"人工肽")转基因棉花株系,比较"天然肽"与"人工肽"在棉花细胞,特别是根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和差异,研究"人工肽"抑菌所需的结构,以及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功能,为人工设计和合成抗病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

项目摘要

陆地棉易发黄萎病。棉花黄萎病是大丽轮枝菌(真菌)从根系侵入棉花体内引起的病害,在我国危害严重,损失巨大,农药防治效果不佳,又缺乏抗病种质,使棉花杂交育种和转基因育种均面临很难找到现成抗性基因的问题。为此,本项目通过改造天然抗真菌肽(简称"天然肽")的结构,克服"天然肽"的缺陷,获得人工合成抗真菌肽(简称"人工肽"),比较"天然肽"与"人工肽"在植物细胞,特别是根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和差异,研究"人工肽"抑菌所需的结构,以及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功能,为人工设计和合成抗病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了6方面的结果:(1)在抗菌肽数据库中,找出潜在抗黄萎病菌的“天然肽”600种,对其进行分析、预测和选择,根据抗菌肽修饰的原理,在保留抗菌核心区基础上,对其进行设计、加工和改造,经人工合成后获得了新型“人工肽”20种。(2)用“人工肽”对长江和黄河流域两大棉区的15种黄萎病菌进行抑菌试验,50%以上的“人工肽”的抑菌效果比“自然肽”更佳;并选出最佳“人工肽”4种(BTD-S、CM-S、D4E1-S和D51-S),它们不但抑菌力强和持久,而且对动物细胞(绵羊血红细胞)无毒性。(3)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人工肽”基因转化拟南芥和棉花,研究基因在植物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病菌的抗性,证实转“人工肽”基因的植株不但对黄萎病的抗性有显著提高,而且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与发育。(4)“人工肽”基因的导入,可诱导抗氧化酶(SOD、POD、CAT、APX)的提高和活性氧(H2O2,O2-)的降低,以及衰老相关基因(NAP基因家族)表达的改变,从而使植株表现为抗衰老。(5)将GFP基因导入到黄萎病菌中,用该病菌(含GFP基因)接于棉花根系,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菌侵入棉花的过程,为转基因植株的抗性检测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技术。(6)为了在培养基上筛选出含“人工肽”基因的植物细胞,根据“黄萎病菌分泌的毒素(toxin)损害植物细胞,使植株萎蔫乃至死亡”的病理学原理,我们提取黄萎病菌的毒素,添加在培养基中,用“毒素”筛选抗病细胞(转化细胞),由此建立了一套黄萎病菌“毒素筛选法”培育转基因植株的技术。上述6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棉花乃至植物的抗病育种开创了一条新途径。.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发表学术论文11篇,出版一本专著,其中SCI论文9篇,具较高影响因子(6.312-3.353)的论文有4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探究

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探究

DOI:10.13417/j.gab.039.003219
发表时间:2020
2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j.cviu.2018.06.003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DOI:
发表时间:2021
4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DOI:doi: 10.31577/cai 2019 6 1301
发表时间:2019
5

仿骨保护素小分子活性多肽的设计及其对破骨活动的影响

仿骨保护素小分子活性多肽的设计及其对破骨活动的影响

DOI:10.13701/j.cnki.kqyxyj.2022.05.017
发表时间:2022

王学德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9770473
批准年份:1997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170058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7176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47156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用于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的三元启动子的人工合成与应用

批准号:3167176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学德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功能鉴定与表达分析

批准号:30871562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张桂寅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棉花抗黄萎病基因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研究

批准号:30571210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戴小枫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棉花抗黄萎病基因GbVe的功能鉴定及其抗病机制

批准号:3117159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省芬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