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过程力热耦合作用机理及损伤消减策略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47507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4.00
负责人:鲍永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学术,王克欣,马海波,陈玉川,汪绍兴,周厚友,王建
关键词:
去除机理刀具复合材料切削力温度场
结项摘要

Base on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of typical composite components in the field of aerospace and national defense and aimed at Kevlar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anisotropy, low interlaminar strength, heat-sensitive, force-sensitive etc, and the challenges of severe damage such as avulsion , delamination and bur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make hole or edge trimming, starting from the cutting mechanism of the material, the removal mechanical behavior can be revealed. The model of temperature field and thermal stress field in the process of machining hole will be established, furthermore, the time-varying law of the force and heat in the processing will be analyz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utting damage under the effects of force, heat and the coupling can be clarified. On the basis of basic experimen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earches on developing diamond abrasive tools and exploring the new principle of grinding-trimming process will b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low damage hole-making strategy for composite components by reducing the cutting force and heat. The projec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mo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composite material compon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以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中典型复合材料构件的加工需求为背景,面向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各向异性、层间强度低、对力热敏感等特点,以及制孔、切边加工中极易产生撕裂、分层、烧伤等无法修补的严重缺陷的难题和挑战,从材料切削机理入手,揭示材料去除的力学行为,建立复合材料的制孔温度场分布模型和热应力场分布模型,分析加工过程中力、热的时变规律,阐明力、热及其耦合作用下对加工缺陷形成的作用机制,在基础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降低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切削热为目的,研制金刚石磨料制孔、切边工具,开展"磨+切"一体化加工工艺新原理试验研究,探索复合材料构件的低损伤加工策略。本项目对于促进我国大型复材构件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通过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完成了项目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并达到了课题预期的各项指标。针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过程易产生分层、毛边等缺陷及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依据研究目标,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工过程力学行为和材料切除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复合材料加工缺陷形成过程与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复合材料各向异性受力破坏力学模型建立,分析了制孔过程中剩余刚度变化对缺陷生成的影响;对材料加工过程中切削热引起的温度场及热应力场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了材料不同加工区域的温度分布和温度梯度,并分析了切削热应力对材料破坏的细观形态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树脂的强度变化,分析了缺陷生成的热影响机制,并试验检测了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和不同区域温升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分析切削力、切削热变化过程中制孔缺陷的形成及演变规律,确定了不同刀具、不同工艺条件下切削力变化与加工缺陷形成的关系,分析了力热耦合作用下对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复合材料磨粒加工模型,研制了基于微刃多切削原理的金刚石磨料制孔、切边砂轮,并开展多种铣钻刀具的复合材料可加工性试验,优选高适应性制孔、切边刀具,开展了“磨+切”一体化加工工艺试验研究,分析了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切削热和加工质量的变化规律,并与传统加工工艺进行对比,确定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范围;研究了刀具加工过程中性能衰变规律,分析刀具衰变过程中切削力、切削热和加工质量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刀具寿命,为实现航空航天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低损伤高效制孔加工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2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3

采用深度学习的铣刀磨损状态预测模型

采用深度学习的铣刀磨损状态预测模型

DOI:10.3969/j.issn.1004-132x.2020.17.009
发表时间:2020
4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2.02.023
发表时间:2022
5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鲍永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10505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7507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芳纶纤维增强橡胶基密封复合材料疲劳行为及损伤机理研究

批准号:5170503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斌
学科分类:E05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弯曲界面损伤机理的多尺度分析

批准号:1107207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曾庆敦
学科分类:A0807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微细切削芳纶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创成机理研究

批准号:5150500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石文天
学科分类:E0509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滚珠丝杠副热变形自抑制方法研究

批准号:5187500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高相胜
学科分类:E05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