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质量恒星形成区脉泽和银河系结构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07305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徐烨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晶晶,吴元伟,刘强
关键词:
大质量恒星形成银河系结构脉泽VLBI相位参考技术
结项摘要

研究表明年轻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总伴有UC HII区、水脉泽、甲醇脉泽和亮的远红外源。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质量恒星形成区附近脉泽的多历元VLBI观测,利用类星体和脉泽相位参考技术,精确地测定甲醇脉泽的位置、它们的自行和视差。系统地研究大质量恒星区原恒星大气的动力学结构,为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提供可靠的原恒星大气的模型;无其他附加条件的情况下,精确地测定大质量恒星的距离,为确定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物理参数和物理过程提供最基本的天体测量数据;大质量恒星区是星系旋臂的示踪器,用甲醇脉泽三角视差测量精确决定它们的距离,使我们能用射电的方法,测得比光学视差方法更远的银河系旋臂的精确的位置,建立银河系旋臂结构的新模型;通过甲醇脉泽距离和自行的测定,可以给出年轻大质量恒星的三维运动,为研究银河系运动学提供可靠的观测依据。

项目摘要

利用国际上分辨率最高的射电干涉阵(VLBA),首次精确测定了距离地球最近的银河系本地臂的形态和运动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银河系本地臂长约5 kpc,宽约1 kpc,位于英仙臂和人马臂之间,更靠近英仙臂。本地臂的形态和运动学性质与其他主臂类似,彻底排除了天文学界长期以来认为本地臂是主臂的一个刺(spur)的观点。其整体运动比银河系转动慢5公里每秒左右。这个工作表明精确测量银河系旋臂结构已经从可能变为现实。高精度测量银河系结构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影响,提升了中国天文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徐烨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0673024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7262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13300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33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1187301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67306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大质量恒星区甲醇脉泽和银河系结构的研究

批准号:10673024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徐烨
学科分类:A1405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银河系内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丰度研究

批准号:10473014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王俊杰
学科分类:A1502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HCCCN 和CCH 分子的观测

批准号:1110300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娟
学科分类:A1501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恒星形成区VLBI羟基分子脉泽源观测和研究

批准号:18670617
批准年份:1986
负责人:郑兴武
学科分类:A1503
资助金额:1.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