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的心理与生理后果及干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7100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2.00
负责人:周欣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KathleenD·Vohs,潘俊豪,马玲,岳珍珠,杨青,何凌南,蒋明
关键词:
干预流动人口社交网络儿童社会排斥
结项摘要

社会排斥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它不仅可以导致抑郁、暴力、认知功能下降以及炎症反应和寿命缩短,还可能引发社会动乱和群体冲突。Science和Nature等主要科学刊物近期刊登了多篇相关的研究论文和综述,凸显社会排斥研究的现实和科学意义。项目组在前期研究中考查了社会排斥的心理影响和保护性因素,并且提出了一个疼痛防御机制理论来解释社会排斥的认知和神经基础。本项目运用行为与脑成像技术相结合研究社会排斥对儿童和成人的生理心理影响机制,并建立对社会排斥的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和干预方案,减缓社会排斥的负面后果以及对重大社会排斥事件进行预警,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另一方面,本项目还致力于研究社会排斥在人际网络中的传染性和传递性,考察社会排斥在人群中的扩散和蔓延规律。

项目摘要

本项目在“社会排斥”这个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研究发现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对研究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项目组特别关注社会排斥的情绪保护因素,尤其是怀旧感的作用,通过系统研究发现,怀旧具有抵御社会排斥以及促进亲社会行为和躯体感觉的作用。第二,项目组研究了社会排斥导致失去控制感及其后果,我们系统考查了在失去控制感时认知模式的变化规律,发现东西方人的整体性和分析性认知加工差异并不是绝对稳定的差异,会受到控制感的影响。之后我们研究了消费世界的隐性社会排斥,奢侈品会造成消费者心理上的社会排斥感,社会支持会减轻花钱带来的痛苦感。第三,我们针对流动人口这一类特别容易受到排斥的群体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居住流动性会提升环境的不确定性,进而降低了人们控制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1.10.047
发表时间:2021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5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4.015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社会排斥共情的脑电生理基础研究

批准号:3150088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冷玥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非常规突发事件下心理与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及管理干预研究

批准号:9112400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周欣悦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18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3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孕产妇心理保健模式构建与干预研究

批准号:7157305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吕军
学科分类:G0405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工作场所心理健康干预研究

批准号:7157304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高俊岭
学科分类:G0405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