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负载型硫化的钼基催化剂上钾助剂和焙烧条件对结构和合成醇反应性能的影响。应用探针分子吸附的低温红外光谱,X光光电子能谱和扩展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等多种先进技术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加以详细表征,从而对反应活性中心的结构和本质在微观水平上有较深入的了解。进行了1300小时的稳定性实验和实验室放大试验,获合成醇收率416ml/1.h和选择性82%的好结果,研究了反应进程中的结构变化。研究了第二助剂钴及铑对催化剂结构和醇产物分布的影响,肯定了它们对提高碳二以上醇比例的作用。本研究共完成论文十二篇,十篇已发表,四篇论文发表于国际杂志,两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六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两项研究和日本学者开展合作并发表论文两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合成气制高碳醇钼基催化剂的低温热等离子体合成和催化性能
纳米钼钴钾催化剂上低配位钴对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
钼基催化剂表界面电子结构及合成醇反应关键中间体的原位同步辐射研究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原位可控制备合成低碳醇用硫化钼基催化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