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科学假说的麻黄、知母的性味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27410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匡海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秋红,杨炳友,于英君,夏永刚,王艳宏,王艳艳,苏阳,殷国斌,郭江涛
关键词:
麻黄中药性味知母中药药性理论中药性味新假说
结项摘要

The project is based on that applicant proposed a new hypothesis on TCM nature and flavor theory. Namely, "Medical taste is mainly related to its specific efficacy. Medical nature (gas) is able to influence the body's energy metabolism, substance metabolism as its characteristic and sometimes maybe it is not related to therapeutic effect. However, it can affect drug therapy role or side effect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a kind of biological effect". This project selected Mahuang and Zhimu as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researching pattern that TCM can be split and combined, mainly with a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study on TCM nature and flavor. Based on the studies in the project, we aim to elucidate TCM's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nature and flavor, further confirm the objectivity of two TCM flavor and nature hypothesis that the applicant presents, and interprete and innovate TCM nature and flavor theory. On this basis, new concepts related to TCM nature and flavor theory will be further condensed, and a new method and a new mode of TCM nature and flavor theory which can be suitable for the complex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and can be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n nature and flavor will be completed to provide a new methodology platform.

本项目基于申请人提出的"药味主要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相关。药性(气)是药物通过不同途径以主要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为特征的、与治疗作用有关或无关的、但均可影响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或与副作用发生有关的一类生物学效应。"的中药性味科学内涵假说和"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拟选择麻黄、知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模式,主要结合系统生物学方法,深入开展中药性味理论研究。通过本项目研究,阐明目标中药的药味与药性的科学内涵、进一步证实申请人提出的两个中药性味假说的客观性,诠释并创新中药药性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与中药性味理论研究相关的新概念,完善适于中药复杂体系与特点的、能对药性与药味科学内涵进行科学解析的中药性味理论研究新方法、新模式,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学平台。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申请人提出的“药味主要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相关。药性(气)是药物通过不同途径以主要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为特征的、与治疗作用有关或无关的、但均可影响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或与副作用发生有关的一类生物学效应。”的中药性味科学内涵假说和“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选择麻黄、知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模式,主要结合系统生物学方法,深入开展中药性味理论研究。本项目具体完成了麻黄、知母药性与药味、性味与功效关系的文献整理;完成了性味药理学评价研究工作;完成了各化学拆分组分的指纹图谱研究及各化学拆分组分成分互不交叉性和化学表征研究;完成了麻黄、知母各拆分组分的性味物质基础研究;完成了麻黄纯多糖以及其他各类单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研究工作;完成了麻黄纯多糖的作用机制研究;完成了各性味拆分组分的四性(气)归属研究;完成了各性味拆分组分的可组合性研究。项目总体研究成果归纳:麻黄的发汗、抗炎和利尿作用是其“味辛,性温”的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是其“味苦,性凉(寒)”的作用;解热和平喘是其味“辛、苦”的综合作用;麻黄“辛,温”的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组分;“味苦,性凉(寒)”的物质基础为挥发油组分、醇沉组分和非生物碱组分。知母的解热、通便、利尿、抗炎、祛痰等作用是其“味苦”的作用;止渴、止咳、保护心肌细胞、祛痰作用是其“味甘”的作用;知母性味归属为:多糖组分、其余成分组分、皂苷组分为“苦”味的物质基础,乙酸乙酯组分为“甘”味的物质基础。项目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解决对麻黄、知母性味及功效等认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麻黄、知母的临床应用、新药研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项目执行期间,部分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3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4次,培养了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8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DOI:10.19474/j.cnki.10-1156/f.001172
发表时间:2017
2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3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4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5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DOI:10.11887/j.cn.202101019
发表时间:2021

匡海学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9672010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672633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71736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3870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存效”科学假说的以黑豆汁为辅料炮制何首乌科学内涵阐释

批准号:81903807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越
学科分类:H32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肝气郁滞-内质网应激关联”新假说新靶点的老年性痴呆中药干预研究

批准号:30973779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吴正治
学科分类:H3116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干涉配合疲劳强化机理的新假说

批准号:5150544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岐良
学科分类:E05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新元古代冰期与“雪球地球”假说

批准号:40532012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储雪蕾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12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