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4)N(d,p)(15)N和(12)C(d,p)(13)C核反应原理及核分析技术测定氮碳核数目的比值,从而确定谷物种子的蛋白质含量相对丰度。与生化分析结果对比归一后给出蛋白质含量的绝对值。测量分析了10个小麦品号的种质,测量结果列于表1。其中有4个小麦品号的种质蛋白质含量高于15%,生物学家认为高于15%的为特高蛋白质含量小麦,它们已被四川省农科院选取进行大田培育。从已分析的10小麦品号看出,其蛋白质含量高低可差35%以上。如果分析更多的品号,可能发现蛋白质含量更高的小麦种子。此项研究的科学意义在于能对早代选取的种子(几粒或单粒)内蛋白质含量进行科学的、定量的、精确的分析,缩短选育周期,提前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142~146,148,150)Nd光核反应理论计算
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样本点数据精化方法——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谷物种子内蛋白质含量测定原理及技术研究
叶菜和猪肉中重金属元素的PLEAFS快速无损痕量检测方法研究
玉米种子活力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快速无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痕量元素形态分析中新方法、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