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在国内开创了1、用(233)U-(236)U-(229)Th稀释剂进行质谱铀系珊瑚的高精度定年研究,得到了距今18±2年和6526±70年范围内的数据;2、用影像密度技术建立了西沙水域珊瑚的生长率和钙化率温度计,后报了1937-1993年的SST序列;3、用δ(11)B示踪技术研究了距今7千余年来南海海平面变化曲线。我们还建立了海南岛龙湾港水域的δ(18)O月份辩率温度计,重建了1943-1998年的SST序列,并显示40年代、80-90年代为高温期,50-60-70年代为低温期。经FFT频谱分析,在55年的序列中反映有QBO=ENSO和太阳黑子活动周期,这表明南海北缘的气候环境变化,受到了全球变化制约。在对δ(18)O和冬季风强度相关性研究时发现,自50年代以来,我国南海冬季风强度一直呈下降的趋势,此与全球升温的总格局相应。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南海珊瑚礁海域黑缘尾九棘鲈生物学特征初步研究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7.5~7.0cal.kaB.P.气候事件在中国地区的表现及其动力机制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东亚季风年际变率振幅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过去300年中国东部季风区年代际降水变率研究
青藏高原积雪年际和年代际变率原因研究
南海北部陆架泥质区全新世东亚冬、夏季风位相关系的多参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