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全新世东亚冬、夏季风的位相关系是古海洋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南海北部陆架泥质区沉积物以其沉积速率高、沉积记录完整等特点,成为此项研究的良好载体。本项目选取该泥质区柱状沉积物进行敏感粒级、有机碳、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和黏土矿物组合等多参数研究,结合功率谱分析的方法,通过AMS 14C测年,重建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高分辨率东亚季风的演化历史,揭示东亚季风演化的周期性规律,探讨东亚冬、夏季风之间的位相关系。基于同一载体从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多要素分析入手,揭示东亚季风演化的成因机制,探讨东亚冬、夏季风之间的位相关系是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载体差异、定年误差等因素造成的干扰,研究成果将为中国高分辨率东亚季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
东亚季风作为全球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和控制着中国的气候。学者对于东亚季风演变的探讨主要针对于夏季风,而专门论述东亚冬季风或者冬、夏季风之间位相关系的报道则较少。研究表明,在过去0.8 Ma时段内,东亚冬、夏季风基本上具有同周期互为消长演化的特征。但是对于全新世而言,由于没有很好地重建东亚冬季风演化历史,而且缺少能同时反映冬、夏季风演化历史的良好载体,所以在较短时间尺度上东亚冬、夏季风位相关系一直存在争论。Yancheva等人(2007)通过分析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磁性特征和Ti含量,并与石笋的氧同位素进行对比发现,末次冰消期以来,特别是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夏季风存在反相关关系,即冬季风增强时,夏季风减弱,反之亦然;而Zhang和Lu(2007)以及周波涛和赵平(2009)分别根据历史记录以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于全新世东亚冬、夏季风反相关变化之说进行反驳,认为在全新世偏暖时期冬、夏季风具有正相关关系。正是基于这个争论,笔者认为选取一个能同时反映东亚冬、夏季风关系的载体显得尤为重要。.南海北部陆架泥质沉积物主要来自珠江,其沉积分布特征受到南海冬季沿岸流的控制,沉积速率快、沉积体连续性好、气候信息保存完整,最大沉积厚度可达30m左右,为综合研究全新世东亚冬、夏季风演化历史及位相关系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本项目正是基于这一载体,运用粒度和地球化学等参数分析,重建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夏季风演化历史并对两者之间的位相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有效地避免了载体差异以及测年误差等因素的干扰。.结果表明,千年尺度上全新世东亚冬、夏季风的位相关系为反相关,而在更小尺度上两者则存在着正、反相关两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太阳活动对于东亚季风区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基于关系对齐的汉语虚词抽象语义表示与分析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链接表示及预测方法
南海西北部陆架的全新世泥质沉积体系
近海泥质沉积记录的晚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及我国东部南北降水差异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末端中晚全新世物源及其对洋流的指示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全新世海水古温度高分辨率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