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信任的发展是儿童人格完善和社会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学业、心理健康等也有重要的作用,但少有与信任有关的发展性研究。本项目以现有的成人研究为基础,旨在通过纵向、横向及交叉研究的方法,考察3~5岁幼儿依据能力、善意、诚实等重要的可信特征进行信任判断的开始年龄及其早期的发展特点,并进一步深入考察6~12岁儿童在依据可信特征进行信任判断时如何理解可信特征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如何理解情景因素对可信特征的影响及其发展规律。此外,本项目将考察5~12岁儿童信任倾向随年龄的发展规律与发展中的个体差异,进而揭示影响信任倾向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我国的信任教育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信任对于个体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儿童的信任判断与信任倾向对于个性、社会适应、学业、心理健康等有重要的作用,但有关信任发展的研究却不多。基于现有研究的状况,本项目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的重要的结果:.(1).以被信任方行为特征作为可信特征进行信任判断时,现有研究只从一个行为特征出发进行研究,且没有达到一致的结果。本项目采用多种行为特征(如能力、诚实与善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察。研究结果发现,从3-5岁幼儿信任判断能力是逐步提高的,3岁幼儿的判断正确率处于随机水平,4岁幼儿可以根据行为特征的效价(如诚实与不诚实)进行信任判断,只有5岁幼儿能够以与信任有关的行为特征(如诚实)为基础进行判断。.此外,本项目率先进行了小学时期信任判断发展的研究,主要考察了7、9、11岁小学儿童基于诚实与善意这两个行为特征的信任判断。结果发现,三个年龄的儿童在信任判断中都会考虑到被信任方的诚实或善意这两个特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信任善意的说谎者。.(2).本项目研究还以面孔特征作为可信特征(即面孔可信度)通过纵横交叉研究的方式考察了信任判断的发展。研究结果发现,3 岁幼儿还不能正确地区分可信和不可信的面孔,而4、5 岁幼儿已经能够基于面孔特征做出与成人基本一致的信任判断;一年后的追踪研究发现,在3-4岁期间大部分幼儿面孔信任判断的能力迅速发展,到4岁以后这种能力会逐步稳定。.(3).有关信任倾向发展的研究极少,且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本项目从横向与纵向研究的角度考察了小学时期信任倾向的发展,二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从8岁到10岁,信任倾向水平保持稳定,但从10岁到12岁,信任倾向却显著地下降。另外,我们从亲子信任的角度探讨了父母教养行为对7-15岁儿童青少年信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小学时期,教养行为中的父母监控水平能够直接预测亲子间的信任水平,而且还在父母支持与亲子信任间起中介作用。在初中阶段,13-15岁初中生中,父母监控、亲子沟通水平与亲子间的信任水平显著相关,而且亲子间的沟通在父母监控与亲子信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合同控制、个人信任倾向以及社会关系对项目伙伴组织信任的影响:基于信任方的视角
基于签名机制和信任理论的可信任BGP路由协议研究
可信网络计算环境中的融合信任模型及信任传递机制研究
幼儿及小学儿童数量表征的机制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