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典型支流食物网碳源驱动格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90927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邓华堂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稳定性同位素食物网能量流动碳源贡献三峡库区
结项摘要

The source of organic matter as well as its dynamic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GR) has been altered by the dam construction. The intricate habitats and reservoir regulation in the TGR lead to diversity of carbon source dynamics on a spatial-temporal scale. The pattern of carbon source dynamics in TGR is far from clear at present. Deciphering the pattern is a crucial precondition for productivity and ecological capacity assessment,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energy flow in food web. This study is going to be conducted in Daning River, a typical tributary in the TGR.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and Bayesian mixing models will be used to estimat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basal production sources to consumer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ascertain the key factor that trigger the variation in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of the main carbon contributions and to discus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arbon source dynamics. The result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or ecological assessment,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and also supplemen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carbon source dynamics in reservoir ecosystem.

三峡大坝的建设改变了库区食物网有机质来源及其驱动模式。库区复杂的生境及水库的水位调节导致库区食物网的碳源驱动格局具有时空尺度的多样性。目前库区食物网的碳源驱动模式远未明晰。掌握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库区碳源驱动方式,是准确评估生态系统生产效率和生态容量的重要前提,也是开展食物网能量流动研究的基础。本研究以库区典型支流大宁河为研究对象,围绕食物网碳源驱动时空格局形成的关键因子及机制等科学问题,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通过构建贝叶斯混合模型定量研究基础食物碳源对消费者贡献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引起食物网基础碳源贡献水平时空格局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探讨食物网碳源驱动时空格局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能为水库生态评估、管理与修复提供理论参考,亦能充实水库生态系统食物网碳源驱动的相关理论。

项目摘要

水生食物网有机质来源与驱动方式会决定生态系统的营养效率和循环过程,进而影响到营养多样性与结构。了解三峡库区不同时空尺度下的碳源驱动模式,才能准确的评估库区生态容量现状及其能量流动特征,对流域的生态功能预测与生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大宁河水域,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通过构建贝叶斯混合模型和广义加权模型,对水生食物网的碳源贡献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地貌景观单元内食物碳源驱动模式不同,流水区底栖着生藻类的贡献率占主要优势,除流水区外,浮游植物的碳源贡献率最大;库区高水位的非汛期,外源性碳源对食物网的贡献率增加,而在上游流水河段,汛期带来的外源性碳源的贡献率更大。(2)水温、水深、浊度、浮游植物生物量对基础碳源驱动方式影响最大,是决定贡献水平变化的主导因子,四个生态环境因子对贡献水平变化的解释率达到50.08%。(3)水深、浊度和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碳源驱动模式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定量关系。随着水深的增加,因消落带淹没面积增加,外源性碳源对食物网的贡献率增加;浮游植物生物量在一定水平范围内越大,内源性碳源对食物网的贡献将会增加,当增加到1.5mg/L以上时,外源性碳源贡献将增加;随着浊度的增加,外源性碳源贡献水平下降,增加到20mg/L后,食物碳源利用格局维持稳定。项目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水库运行管理和水库渔业发展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3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4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邓华堂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的三峡水库典型支流食物网养分循环及驱动机制研究

批准号:5177915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邹曦
学科分类:E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微囊藻毒素定量检测及毒性效应研究

批准号:8114110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慧刚
学科分类:H3001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三峡库区支流浮游植物生态过程的营养驱动及补充机制研究

批准号:5117920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雨春
学科分类:E10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三峡库区食物网汞富集特征及其对调度节律的响应研究

批准号:3110034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周琼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