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天然铀的需求与日俱增,铀矿冶设施的退役产生的环境的问题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已有部分铀矿冶设施完成了退役,然而其退役治理的效果和长期有效性仍是未知的,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后续铀矿冶设施的退役,因此开展退役治理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项目是在对国内外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技术进行广泛调研、分类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在国内选择典型的已完成退役治理的铀矿冶设施开展研究,通过实地监测与样品采集分析、室内模拟实验、数值拟合和辐射剂量的模型估算等方法,研究退役治理后的铀矿冶设施周围环境中的辐射剂量变化和放射性核素迁移的基本规律,从中获取对治理后生态环境改善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以此为评价技术指标,建立铀矿冶设施退役环境治理效果的评价方法,为今后其它铀矿冶设施退役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铀矿冶核设施退役治理后经过长期的自然环境或人为破坏,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国外非常重视铀矿冶设施的退役治理后的监测、监护及评价。随着我国铀矿冶核设施的相继退役,退役核设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早期退役的核设施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认识水平及经费限制,使得铀矿冶设施的退役治理一定程度上仍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其退役设施的长期有效性不能得到证实,因此有必要进行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环境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本项目查找分析了美国、加拿大、德国、捷克共和国、法国、中国等14个国家的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资料,并对国内华东地区、东北地区、中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等区域的退役铀矿冶进行资料整理与实地探勘,总结出国内外废石堆、矿井、尾矿库、废水治理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手段。. 选取了江西某矿和湖南某矿两个典型退役铀矿冶设施,开展了辐射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的实地监测和样品采集分析,运用剂量估算模型研究了两个典型退役铀矿冶设施周围80km范围内的辐射剂量变化规律,调查了矿山及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属核素的含量,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研究了水中、土壤中核素的迁移与分布规律。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还延伸性的初步研究分析了两个退役铀矿冶设施尾矿库、挡土墙的工程稳定性。. 同时,应用辐射环境质量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和二元比较模糊决策分析法评价了两个典型铀矿山整体质量,提出了退役环境治理效果评价的基本指标,初步建立退役环境治理效果评价方法,为今后我国其它铀矿冶设施退役环境治理工作的改进、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在本项目的资助下,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检索3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普通期刊4篇。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资助硕士毕业论文9篇,进行中的硕士毕业论文3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核设施退役场址中铀的微生物固定机制研究
核设施退役场址中铀的种态与生物有效性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果的系统评价研究
酸法地浸退役采铀区地下水中铀的微生物控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