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聚合物的室温活性聚合自修复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07317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容敏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爱萍,姚丽,王飞,袁婵娥
关键词:
自修复活性自由基聚合物基体单组分微胶囊热塑性聚合物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热塑性聚合物尚未形成有效自修复方法的现状,基于活性聚合的概念和方法,拟发展一种适用于热塑性聚合物的单组分修复剂型自修复体系。该自修复策略利用活性聚合物基体自身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并植入含乙烯基单体的微胶囊;当材料受力产生微裂纹而破坏微胶囊时,微胶囊将释放出乙烯基单体,经毛细作用扩散至裂纹处,进而被基体引发聚合而自动粘合裂纹。由于借助了共价键修复裂纹,修复效率高。为防止乙烯基类修复剂在材料储存期间失效,将采用添加微量可溶高效失活剂的方法,既可以有效阻止修复剂单体发生自聚,又不影响其室温修复反应时的聚合活性。通过深入研究修复剂微胶囊的合成方法、活性聚合物基体合成路线、修复剂修复微裂纹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修复剂微胶囊对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等,将为实现此类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自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活性聚合物向智能材料应用方向发展,因而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项目摘要

本项目针对热塑性聚合物尚未形成有效自修复方法的现状,基于活性聚合的概念和方法,发展了一种适用于热塑性聚合物的单组分修复剂型自修复体系。通过深入研究修复剂微胶囊的合成方法、活性聚合物基体合成路线、修复剂修复微裂纹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修复剂微胶囊对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等,将为实现此类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自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活性聚合物向智能材料应用方向发展。.首先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分别制备了包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与环氧丙烯酸双酯混合物等乙烯基单体的微胶囊。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这些微胶囊进行了表征。然后,在室温下利用本体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活性”PMMA,考察了其聚合反应动力学以及再引发单体聚合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备出含有单组分乙烯基单体微胶囊的“活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利用悬臂梁冲击实验对复合材料的自修复性能进行了有效表征,详细考察了修复剂胶囊种类、胶囊含量、胶囊大小和修复时间等因素对自修复效果的影响,并结合修复断面分析,揭示材料的自愈合微观机制。自修复复合材料的修复效率随胶囊含量和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对于GMA微胶囊修复体系,当胶囊的含量和平均粒径分别为20 wt %和283 μm时,修复效率达到最大(~120%),达到最大修复效率的时间约为24 h,在三个月内自修复性能基本保持稳定。总体上看,微胶囊的加入均会造成复合材料的冲击、拉伸、弯曲等力学性能一定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以S, S-二(α, 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酯为RAFT试剂,在70oC条件进行苯乙烯的可逆加成-断裂转移自由基聚合,以双硫代苯乙酸异丙苯酯为RAFT试剂,实施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室温可逆加成-断裂转移自由基聚合。对于含有GMA微胶囊聚苯乙烯自修复复合材料,当GMA微胶囊的粒径和含量分别为158.6 μm和20%时,修复效率达到最大(112.15%)。对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自修复复合材料,粒径为133.4 μm的GMA微胶囊含量达到20%时,修复效率达到最大值(119.88%)。进一步,将活性聚合物包裹在乙烯基单体胶囊的外层,实现了对通用热塑性聚合物的修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3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4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DOI:10.11908/j.issn.0253-374x.19265
发表时间:2020
5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7-6948.2019.05.044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热塑性聚合物薄膜的微形变机理

批准号:20004008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杨军
学科分类:B0309
资助金额:16.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层状聚合物薄膜的室温纳米压印

批准号:2057402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孙俊奇
学科分类:B0204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刚性粒子增韧热塑性聚合物的脆韧转变

批准号:50073023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姜伟
学科分类:E0305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高木质纤维填充热塑性聚合物熔体流变行为研究

批准号:3110042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宋永明
学科分类:C16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