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珙桐分布格局形成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7031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5.00
负责人:胡进耀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艳,李艳,王敏,吴庆贵,刘美,张卢水,贺静
关键词:
形成机理蹬脚石模型珙桐分布格局同时隔离模型
结项摘要

遗传变异是生物适应变化生境的基础,在全球环境快速变化且方向难以预测的背景下,自然种群中所有的遗传变异都具有潜在的价值。珙桐为我国特有的单型属濒危植物,其古老而独特的基因库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育中具有重要地位。珙桐的分布格局为马蹄形,东西两线均为南北走向,研究揭示这种分布格局或源于冰期后种群的蹬脚石扩散、或源于冰期时种群的同时隔离。两种模式导致的遗传后果完全不同,极大地影响了种群在物种保护中的相对重要性,是制定保护策略的关键依据。本研究拟采用nSSR及cpDNA标记对珙桐全分布区内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检验蹬脚石模型和同时隔离模型的相对贡献,确定珙桐分布格局的形成机理;利用遗传贡献法和适应性进化保护框架确定重要保护种群,并对这些种群进行群落生态调查;综合遗传格局和生态特征提出珙桐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策略,为珙桐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保护生物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孑遗植物案例。

项目摘要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单型属濒危植物。珙桐分布格局为马蹄形,东西两线均为南北走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明珙桐种群的遗传结构,阐明珙桐分布格局的形成机理,并提出珙桐的保护策略。.叶绿体DNA多态性分析表明珙桐种群间遗传分化较高,其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8157,有83.9%的变异来自种群间, 16.1%的变异来自种群内。.SSR分析结果表明,总体等位基因丰富度(AR)为4.951,平均为3.215;总体观察杂合度(HO)为0.587,平均为0.581;期望杂合度(HE)为0.776,平均为0.541。与其他濒危植物相比,珙桐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珙桐种群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水平(GST=0.275,Fst=0.39657),AMOVA分析显示60.34%遗传变异来源于种群间差异,珙桐种群遗传距离与空间距离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3696,P=0.0010),较低的基因流(Nm=0.5977)可能是导致高水平遗传分化的原因之一。.综合研究分析结果,推测珙桐在第四纪冰期可能的避难所在地及冰期后的迁移扩散情况:珙桐的第四纪冰期避难所在雷波-织金这一区域,冰期后珙桐种群从此区域按两条路线迁移扩散:沿荥经峨眉扩散直至分布区最北端甘肃文县;沿梵净山后河扩散至陕西千家坪一带。.采用综合遗传贡献模型对珙桐种群的遗传贡献率进行分析,得到应该对11个种群加以重点保护。其中东部种群有湖南桑植、陕西千家坪、湖北神农架、湖北后河、湖北利川、重庆酉阳,西部种群有四川卧龙、四川安县、四川荥经、四川峨眉、云南大关。珙桐的保护策略:(1)就地保护,可在湖南桑植、陕西千家坪、四川卧龙、湖北神龙架等地优先建立珙桐专项保护区。(2)迁地保护,在迁地保护中对东部和西部分开取样以防止远交衰退。(3)回归自然,采用人工育苗再回归自然生境的方法来保护珙桐自然种群,考虑到基因与环境的互作,在长期的进化中有些特殊的基因很可能与该种群特定的环境相适宜,产生了本地适应基因,因此原采集地幼苗应该回迁到取样的生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5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胡进耀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保护

批准号:8160323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池秀莲
学科分类:H32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种子萌发特性及其种质长期保存研究

批准号:3146020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罗世家
学科分类:C1610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珍稀濒危物种珙桐种子休眠的分子机理研究

批准号:30670209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苏智先
学科分类:C0208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珍稀濒危树种珙桐分子谱系地理与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批准号:3107048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徐刚标
学科分类:C1608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