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纳流控芯片技术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新方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166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14.00
负责人:刘爱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林新华,王志强,陈圣根,高飞,李光文,李少光,钟光贤,王丽满,林晓
关键词:
微/纳流控芯片技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综合评价信息数据库多特异性标志物联检技术
结项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面临罹患AD的痛苦。研究表明早期的确诊干预治疗可有效延缓甚至逆转AD病情进展,因此,早期诊断水平对A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现有AD临床诊断方法均存在着工作量大、敏感性低、检测单一等问题,导致早期确诊非常困难。微/纳流控芯片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费用低,敏感度高等优点,我们设想利用微/纳流控芯片技术,结合高特异性免疫分析技术、在线富集技术和高灵敏检测技术,以多AD生物学标志物为探针,通过对AD多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实验研究,建立快速、简便、高灵敏、高特异、准确的AD早期诊断新方法新技术,健全和完善AD早期诊断的综合有效评价信息数据库,解决现有早期诊断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应用于临床AD的早期诊断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并促进老年痴呆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

项目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面临罹患AD的痛苦。研究表明早期的确诊干预治疗可有效延缓甚至逆转AD病情进展,因此,早期诊断水平对A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我们利用微/纳流控芯片技术,结合高特异性免疫分析技术、在线富集技术和高灵敏荧光检测技术,以AD生物学标志物tau蛋白为模型探针,通过对总tau蛋白的实验研究,初步建立快速、简便、高灵敏、高特异、准确的AD早期诊断新方法新技术,为应用于临床AD的早期诊断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4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33.004
发表时间:2018
5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刘爱林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研究的微流控芯片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批准号:8130273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杨秀娟
学科分类:H3410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磁共振分子影像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技术研究

批准号:3187098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吴仁华
学科分类:C100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超灵敏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

批准号:2110506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永祥
学科分类:B04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iTRAQ技术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血液生物标志物研究

批准号:8170108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志标
学科分类:H09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