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两难框架下两种社会规范影响合作行为的心理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70118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5.20
负责人:陈思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科技学院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胡华敏,纪淑娴,陈倩倩,翁异静
关键词:
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社会规范
结项摘要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norms on cooper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es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due to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at China is experienc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norms on individuals has been examined from different angles such as the simplification of cognitive resources, aversion of negative emotion or the activation of responsability, however, no composite model sustained by the empirical data is available, and the different mechanism of the descriptive and injunctive norms still needs further research. 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model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norms on the the cooperation,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an approach to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se two sorts of social norms by analizing the changes of behaviors under disaccordant norm scenes and integrating the relevant variables such as responsability, emotion and efficacy. This project also will suggest a sorting method of individual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behavioral norms and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transformation when the changes in the variables such as ability, delimma situations or the systematic uncertainty take place.Finally, based on the meta-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norms in various social dilemma paradigms, the project will formulate a range of factors that would improve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norms and examines them in the field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not only provide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model, but also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norms on the individual behaviors.

关于社会规范促进合作行为的研究在当前中国历经社会转型升级的特殊阶段又重新成为学 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从认知资源简化、负面情绪消解、责任感唤起等不同角度来解释社会规范对个体的影响,但是,迄今尚无一个得到经验数据支撑的综合模型,描述性与命令性规范的不同作用也有待进一步分析。本课题首先以构建社会规范影响合作行为的心理模型为基础,通过规范冲突情境下个体的行为模式变化对两种规范的不同心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其次,根据不同规范下个体行为将其分类,并研究各类人群在自身能力、博弈情境 、系统不确定性等条件变化时是否会相互转化。最后,本课题基于多种社会两难范式中社会规范影响力的的元分析提出哪些关键因素会提升社会规范的影响,并在现场实验中进行验证。研究的结果不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模型,还对如何在社会中提升社会规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与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社会规范在人类合作行为的演进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学界一直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规范维护者在付出额外成本后还能在进化中生存下来。本项目提出了群体中惩罚的两种溢出效应,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第三方惩罚等社会两难研究经典范式,我们进一步对社会规范提升目标行为、降低问题行为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在不同的现实情境中检验了描述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对行为的影响差异,对其后的内部动机进行了阐释。研究结果显示:(1)人们具有维护社会规范的普遍行为倾向,对违规者进行惩罚的动机可能来源于追求公平、追求名誉、避免潜在损失和消除负性情绪等,维护社会规范除了利他性动机外,还有经济性动机;(2)惩罚并不总是能维护社会规范,几种典型的破坏性惩罚(反社会惩罚、报复性惩罚、盲目惩罚、恶意惩罚)可能会打破社会规范;(3)社会规范促进合作的重要动机是名誉机制,个体维护社会规范的行为会提升他人对其能力而非温暖的评价;(4)第三方惩罚等维护社会规范的行为能够为个体带来权力,并且这一点可通过社会学习在群体中传播,社会规范与权力的关系还可能受到文化因素的调节;(5)两种规范都能显著地促进个体在新冠疫情中的健康行为,特别是在乐观性偏差可能的影响下,社会规范会将个体的决策参照点由内部转移至外部,从而降低乐观性偏差的影响,在这其中描述性规范起的作用更大;(6)两种规范的提示都能有效降低个体的食物浪费行为,这可能是因为规范提示降低了个体知觉到的规范错觉,在这其中命令性规范起的作用更大。这些研究结论不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规范在人类社会演化中的独特作用与心理机制,还为个体行为的有效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研究成果有望在健康行为、食物浪费等领域产生积极的应用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2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3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4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5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陈思静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社会两难条件下竞争与合作行为的社会理性研究

批准号:70471054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马剑虹
学科分类:G0106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公共资源管理与社会规范激活的心理机制

批准号:7107113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马剑虹
学科分类:G010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群际竞争对合作行为决策的影响及心理机制

批准号:7190102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伍俊辉
学科分类:G010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社会网络和社会规范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行为和健康结局的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0251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郭艳
学科分类:H30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