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华宁中新世植被及气候重建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60057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9.00
负责人:梁肖青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玉溪师范学院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建伟,陆萍,杨继媛,吕伟,马海丹
关键词:
古气候华宁中新世古地理古植被
结项摘要

Yunnan, Southwest China, is an important hot spot with the abundant plants, vegetations, and plant fossils,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so that it absorbs many scholars to research the uplift of Yunnan Plateau, evolution of plant vegetation, and the Asian monsoon. A large number of leaf-, fruit- and seed- fossilswill enrich the plant fossil data of Xiaolongtan formation, found in the Miocene Huaning, Yuxi. Morphologically and anatomically studying these fossils with the microscopes (e.g. SEM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and comparing with the present plants and the Miocene flora of Kaiyun and Xianfeng,Yunnan, we reconstruct the flora of Huaning in the mid-Miocene. And applying co-existence, we also reconstruct the climate of Huaning in the Miocene, providing more scientific basis for evolution of climate of Yunnan. Based on these new fossil data (e.g. Sophora Linn. and Dryophyllum Debey ex Sap.), we study evolution of some important plants and discuss their palae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云南,地理地貌复杂,具有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和植被类型,以及地层中埋藏有大量的古植物化石资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云南高原隆升、亚洲季风形成、植物演化的热点地区。云南玉溪地区的华宁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保存完好的叶、果实和种子的化石,为认识华宁中新世植被和环境提供了化石证据,丰富了云南中新世植物化石。本项目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等先进设备研究华宁小龙潭组地层中的植物化石,对比现代植物标本,准确鉴定化石植物,重建华宁中新世植物群,并通过共存分析法重建华宁地区中新世气候,为研究云南植物演化、植被演替和气候演变提供新资料和科学依据。依据新的古植物资料,研究华宁小龙潭组地层中槐属和Dryophyllum等重要植物类群形态解剖结构,并且探讨其古地理区系的形成。

项目摘要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云南,地理地貌复杂,具有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和植被类型,以及地层中埋藏有大量的古植物化石资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云南高原隆升、亚洲季风形成、植物演化的热点地区。云南玉溪华宁植被现是以云南松为主的暖温性针叶林,而华宁中新世地层中叶、果实和种子化石为认识华宁中新世植被和环境提供了化石证据。本研究利用形态解剖学和聚类分析对华宁晚中新世1026块叶和果实化石形态研究,发现有华宁晚中新世地层中共鉴定出被子植物木兰科、樟科、壳斗科、豆科、杨梅科、山茱萸科、木屡科、杮科、桑科等12科17属22种,其中水生植物1种(金鱼藻科金鱼藻),未见裸子植物,这些植物表明华宁在晚中新世时分布有常绿阔叶林,且气候较现在更加温暖潮湿,而且当时化石地具一浅水湖泊。通过C14测年对周边湖泊沉积进行了地质年代学研究,湖泊沉积物地质年代为5万年至1000年前;2)金角藻是一种世界各地分布的沉水水生植物,该属植物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全球气候影响下果实形态和区系演化及其亚属演化。根据化石资料,该属最早可能出现在北美白垩纪,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新生代演化为sect. Ceratophyllum、sect. Muricatum 和 sect. Submersum,它的分布在整个时期逐渐扩大,晚中新世时金鱼藻出现在我国西南地区。3)基于解剖学形态特征,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古壳斗叶与分布于北美洲的Notholithocarpus densiflorus的关系比较近,因此,在中新世时,两种的祖先在东南亚与北美洲间存在交流,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演化成不同的种。4)华宁念珠状荚果,具1-3粒种子,前端急狭成喙,基部钝形,因其较小,而不同于其它特种的果实,故定为豆科槐属新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5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梁肖青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云南梁河中新世植物化石与古气候重建

批准号:4130200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吴靖宇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河北围场早中新世植被与气候

批准号:4107202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承森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云南吕合早渐新世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变

批准号:4177202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树峰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山西北部全新世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定量重建

批准号:4117116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月丛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