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是我国东北地区农田土壤主要污染物之一。在利用超富集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同时,采取适当方式种植低积累作物,既能改善土壤质量,又能保证食物安全,并获得相当的经济效益,这种对污染土壤"边修复边生产"技术无疑具有实践意义,由此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无法估量的。龙葵是新近发现的镉超富集植物,修复潜力很高。又由于其适于东北地区生长,生育期较短,根系分布广,株型紧凑,生物量大,非常适合作为上述技术的修复植物。本项目将重点研究龙葵对镉具有超富集特性的主要机理,内容主要有:(1).植物根系对镉的耐性与富集解毒机制;(2). 植物茎叶等地上器官超富集特性形成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3).摘除花序对植物超富集镉的作用机理。利用HPLC-MS、EXAFS、16sRNA、PCR、DGGE等现代分析技术,深入揭示龙葵对镉具有超富集特性的主要机理,为形成较成熟的污染土壤"边修复边生产"技术打下科学基础。
根据研究计划书的研究计划及评审专家的修改意见,已完成全部研究任务, 获得预期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9篇,EI收录1篇,CSCD收录7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申报发明专利9项。揭示了超富集植物龙葵对镉富集的主要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龙葵根系对镉的耐性与富集解毒机制:土壤盆栽试验条件下, 龙葵地上部镉含量,对镉的耐性、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特征均符合超富集植物特征,是镉的超富集植物。茄子是镉的非超富集植物;镉对龙葵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和根直径平均值产生影响较小,龙葵根形态特征可能是超富集植物耐性较强的一个重要表现;镉污染条件下,龙葵根系活力较大;在龙葵未受镉抑制条件下,龙葵根茎叶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较高,这可能是龙葵对镉耐性较强的另一重要根系特征;镉处理对龙葵植物根系分泌物中草酸和酒石酸有一定的诱导作用。(2).龙葵根茎叶对镉超富集特性形成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在龙葵根茎叶中, 镉主要以活性较弱的形态存在,这可能是其对镉富集解毒的主要机理之一;龙葵中镉在细胞壁上的分布比例最大,其次是细胞核及核糖体,说明在龙葵中镉更多的是分布在了细胞壁等生物活性较低的区域,这也许是龙葵超富集镉及耐性较强的原因之一;细胞色素P450酶CYP2E1活性变化可能不是植物对镉富集与耐性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龙葵体内的MT含量较高,随着土壤中重金属Cd含量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这可能是龙葵超富集镉及对镉具有较强耐性的原因之一;克隆和测序了超富集植物龙葵2与3型MT基因,说明MT含量的提高可能与龙葵超富集镉有关;投加外源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提高了龙葵体内的还原型GSH的含量,生物量,以及对重金属Cd的耐性和富集能力。(3).摘除花序对龙葵超富集镉的作用机理: 镉试验浓度范围内,龙葵摘除花序后,其根茎叶中镉含量均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低水平镉污染条件下增加的幅度较高;摘除花序后,龙葵根际与非根际的pH、DOC含量变化不大; 摘除花序后,龙葵抗氧化酶系统和非酶系统变化不大。摘除花序后,龙葵各部分镉含量的增加可能是其对镉富集再分配的结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冲击电压下方形谐振环频率选择超材料蒙皮的沿面放电长度影响因素研究
4PAM-FTN大气光传输系统在弱湍流信道中的误码性能
龙葵对镉超富集的差异蛋白表达特征及调控机理
NO参与调控龙葵对镉毒害耐受和富集的生理分子机理
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对镉吸收、转运及富集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
细菌强化超富集植物与非超富集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机理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