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河积雪和径流离子特征及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径流“离子脉冲”现象在春季积雪开始消融4至6日后发生,其峰值达到离子浓度起始值的2至5倍,但冰川作用区和非冰川作区发生该现象的离子种类不同,时间有差异,因此对河川径流离子浓度影响不大,特别是H(-)伴随“离子脉冲”现象发生不仅未出现峰值,相反出现了浓度的低值。河源区水文化学过程以方解石和长石的水解为主,并消耗大量的H(-)和CO2,致使河水对积雪的酸性并不敏感。在冰川作用条件下,矿物的水解被显著增强,造成1号冰川径流SO4(2-)、Ca(2+)和K(+)浓度明显高于空冰斗。河源区以下河段,水文化学过程以方解石和文石的沉淀为主,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山地表径流矿化度的不断升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新疆阿尔泰山典型山区流域融雪径流模拟与预测研究
青藏高原典型高山冻土流域融雪侵蚀机理研究与过程模拟
渭河流域气候及河川径流变化的树轮记录
耦合融雪的分布式流域降雨-径流过程数值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