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民食盐加碘以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碘缺乏病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高碘地区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病率明显升高,动物实验也证实碘过量能引发甲减。在我们前期研究中通过给予志愿者补碘(4w)证实了碘过量与亚临床甲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推测随补碘时间延长人群可能出现甲减;目前关于高碘致甲减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完善。因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碘过量致碘有机化障碍、脱碘酶合成障碍、神经递质调节失衡导致甲减发病的机制假说,拟通过对部分高碘地区人群调查和不同高碘浓度下人甲状腺原代细胞培养实验,借助化学发光法、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ing等方法测定激素水平、mRNA、蛋白表达及相关代谢产物,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及其神经递质调节等环节对我们提出的假说进行系统的论证。本研究结果对全面阐明碘过量致甲减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为碘过量致甲减的防治以及高碘致甲状腺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对维持人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的人群调查和动物实验研究都发现碘过量摄入可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本次课题研究发现高碘地区人群碘摄入量过高,碘摄入过量导致了成人、儿童以及孕妇三个不同的调查人群中都出现了甲状腺功能以及甲状腺自身免疫状态的紊乱,其中以亚临床甲减为主要的疾病类型。此次研究明确了高碘地区不同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以及在不同碘摄入水平下各人群的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掌握了碘摄入过量致居民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本课题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多的信息,对调查人群样本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扩充,涉及成人、儿童和孕妇及新生儿多个不同人群,使人群样本结构更合理,结果全面。此外,结合本课题组前期进行的成人碘安全摄入量人群志愿者实验,我们提出了对我国成人碘的安全摄入量上限值进行了下调的结论,并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 (Am J Clin Nutr, 2012, 95(2):367-373 IF=6. 669.)。该成果已被路透社,NIH Medline Plus、Health News、Fox news、ABC和中国营养学会等多家媒体和专业网站进行了报道及转载。该成果作为本课题组主持修订的中国居民碘DIRs修订的重要依据。此次调查结果还显示,我国儿童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安全摄入量范围也亟需进一步的研究,以保证对我国不同人群安全科学的补碘。.为对高碘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本课题中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甲减病例及对照血浆神经递质水平,发现高碘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血浆中神经递质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神经递质的变化可能是碘致甲减的发病机制的中间环节。此次实验首次对甲减病人血浆中多种神经递质的水平进行了检测,实验方法稳定可靠,结果准确可信。此外,细胞实验发现当TSH维持在1U/L水平时,过量碘并不影响DUOX2 mRNA水平和DUOX2蛋白的表达,也不影响H2O2的生成;缺乏TSH的前提下,高浓度的KI可以抑制DUOX2 mRNA的表达及H2O2的产生。.本课题通过人群横断面调查、神经递质测定以及体外细胞实验对高碘地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流行状况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超过预期完成课题所有研究内容,研究期间共发表核心期刊和会议论文达30篇,其中SCI论文3篇(影响因子合计:18.405)。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碘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
基于Pax8通路的碘过量致甲状腺肿大机制研究
ALKBH5在碘过量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碘过量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及其安全摄入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