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及其与陆地生态系统和大气CO2的源汇效应、以及其在人类利用和管理下的动态变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本项目以中国西北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长期定位研究、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退耕还草、苜蓿种植)、不同水、肥和耕作管理等农业管理措施的固碳效应,准确评价河西地区近几年退耕还草对大气CO2的吸收和易风蚀土地土壤碳固存潜力;利用土壤有机质的密度分组和颗粒分组技术进行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等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研究、以及通过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不同团聚体中的闭畜态有机碳和游离态有机碳的变化和δ13C的测定,揭示有机碳动态、土壤团聚体对SOC的物理保护作用和机制,分析土壤有机碳转化、固存及稳定机理;提出黑河中游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农业对策,以及采用固碳措施后区域土壤碳固存潜力。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融合热成像-遥感的黑河中游绿洲耗水特征研究
荒漠开垦后的绿洲化演进中土壤碳积累过程及固碳潜力计量研究
黑河中游绿洲生态系统不同景观单元SPAC水过程研究
耦合作物生长-水文模型研究黑河中游灌溉绿洲的生态-水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