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在上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电子图位克隆技术克隆稻瘟病持久抗性基因Pif;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双元载体将该基因的候选克隆转化至不同遗传背景的感病受体品种中;利用各种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技术和手段,对表现功能互补的转化子进行分析、验证,确定该基因的序列、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另一方面,选择再分化力较强且抗性互补的优良品种作为受体品种,将该基因单独或与其他抗性基因一起导入其中;选择抗性表达稳定、农艺性状好的转化子进行下一步的育种试验。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稻瘟病广谱抗性基因Pi39的克隆及其应用
稻瘟病田间抗性主效基因Pif遗传图及物理图的构建
基于GWAS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
水稻品种魔王谷持久抗稻瘟病基因Pi49的克隆及其进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