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踪鼠疫菌构建及其感染小鼠后免疫反应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152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8.00
负责人:王效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谭亚芳,刘轶然,张雪璨,赵向娜,朱紫雯,邱业峰,颜焱锋
关键词:
示踪免疫反应鼠疫耶尔森氏菌
结项摘要

在研究鼠疫菌致病机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质粒消除的策略,获得了鼠疫菌201株4个毒力质粒不同缺失组合的15种减毒鼠疫菌。为了研究鼠疫菌感染小鼠的免疫反应机制,本项目基于15种含不同质粒组合的减毒鼠疫菌、201野生株、EV76活疫苗株,构建携带双色荧光蛋白的可示踪鼠疫菌。免疫动物后分离细胞,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DC细胞和巨噬细胞对不同鼠疫菌株的吞噬情况,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中性粒细胞、DC细胞和巨噬细胞对不同鼠疫菌吞噬能力;测定DC细胞、巨噬细胞、CD4+T和CD8+T细胞的激活情况以及CD4+T和CD8+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情况和不同株鼠疫菌引起中性粒细胞、DC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凋亡情况。综合分析测定结果,分析不同毒力的鼠疫菌在体内引起免疫反应的差异,阐明鼠疫菌毒力强弱、不同质粒缺失与免疫反应的关系,揭示宿主感染鼠疫菌后免疫反应产生的机制。

项目摘要

本研究基于鼠疫菌不同质粒缺失突变株,构建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和生物发光质粒luxCDABE的示踪鼠疫菌。将这些示踪鼠疫菌感染BALB/c小鼠后,分离巨噬细胞,然后测定了诱导后巨噬细胞对不同质粒缺失突变株的吞噬能力。结果表明,各突变株对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不同影响,而且各突变株在巨噬细胞中的繁殖能力也不相同。缺失pMT1的突变株201-pPCP1+-pCD1+-pCRY+引起显著的IFN-γ分泌,表明pMT1质粒对IFN-γ的分泌有抑制作用。只含pCD1质粒的突变株也引起IFN-γ分泌的增加,表明这个质粒促进IFN-γ分泌。然而,同时含有pMT1和pCD1质粒的鼠疫菌不引起IFN-γ分泌的明显增加,表明pMT1对IFN-γ的分泌有抑制作用。.基于luxCDABE 生物发光质粒构建了Y. pestis 201, Y. pestis 201-pCD1+, Y pestis 201-pMT1+, Y. pestis 201-pPCP1+, Y. pestis 201-pCRY+, Y. pestis 201-p¯ and Y. pseudotuberculosis Pa36060生物发光克隆株,并以小鼠为原发性败血症动物模型,通过活体成像技术测定了这些克隆株在此模型中的传播。这些质粒缺失突变株主要定居在肝、脾。Y. pestis 201-pMT1+似乎具有较强的在肝、脾和血液中存活能力,并且其毒力也强于其它质粒缺失突变株。Y. pestis 201-pPCP1+ 似乎比其它质粒缺失突变株具有较强的定居肺脏的能力。假结核菌Pa36060 在肠和肺的定居能力最强,鼠疫菌 Y. pestis 201野生株在血液中的存活能力最强,其毒力也最强。这些结果表明质粒pMT1是与肝、脾和血液定居相关的重要毒力决定子,而pPCP1质粒似乎与肺定居相关。血液存活能力是与毒力相关的重要因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4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5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王效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771920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早期BCG干预致敏小鼠RSV感染后免疫状态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30300321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刘恩梅
学科分类:H11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长余辉纳米疫苗的构建及其在免疫细胞示踪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批准号:2187410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孙少凯
学科分类:B0405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GCRV 感染动态示踪及进入细胞途径研究

批准号:3137256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方勤
学科分类:C1908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植物乳杆菌的肠道示踪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机制

批准号:3160145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毛丙永
学科分类:C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