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昆虫产卵忌避作用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是创制"昆虫行为调节剂"的新型生物农药的全新思路与途径。本项目在前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886;30671387)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重要农业害虫的产卵忌避相关化学感受蛋白(CSPs)及其受体作用的分子机制。通过建立CSPs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以获得的CSPs为诱饵,从噬菌体文库中筛选受体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证实受体基因;利用RNAi技术,研究闹羊花素-Ⅲ对害虫产卵忌避的CSPs及其受体作用;结合已知CSPs的功能特征,拟从分子水平上阐述CSPs介导的闹羊花素产卵忌避作用的机制,丰富昆虫植物协同进化研究内容,为"昆虫产卵忌避剂"等昆虫行为调节剂的新农药创制研究新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探索。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昆虫产卵忌避作用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是创制"昆虫行为调节剂"的新型生物农药的新思路。闹羊花素是我国特有高效杀虫植物黄杜鹃Rhododendron molle 产生的一类非挥发性的次生代谢物,具有显著的毒杀、拒食、杀卵、产卵忌避活性,但对其产卵忌避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目在前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886;30671387)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了化学感受蛋白(CSPs)在闹羊花素对几种重要农业害虫产卵忌避活性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项目采用RACE技术,克隆、表达产卵忌避相关蛋白,详细分析了其生物信息学特征;采用定量和半定量方法研究相关蛋白的时空表达特征;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鉴定闹羊花素响应蛋白及其结合模式;应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分析CSPs等嗅觉相关蛋白在闹羊花素识别中的功能,并应用RNAi技术从离体和活体功能上加以验证,认为闹羊花素结合CSPs,阻断昆虫接受寄主植物正常刺激信号,干扰昆虫-寄主植物的识别模式,从而阻断产卵行为。本项目从分子水平上初步阐述了 CSPs 介导的闹羊花素产卵忌避作用的机制,提出了非挥发性物质的作用模式,丰富昆虫植物协同进化研究内容,为"昆虫产卵忌避剂"等昆虫行为调节剂的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闹羊花素对害虫产卵忌避作用机理研究
闹羊花素对昆虫产卵忌避化学感受蛋白研究
大蒜精油活性物质对麦蛾产卵忌避的分子机理研究
植物源非挥发性萜类化合物对昆虫感器接触型产卵忌避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