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湖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沉积记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309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1.00
负责人:杨瑞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罗婷,胡珊,杜晶晶,崔金立
关键词:
高原湖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湖芯高山冷凝结效应大气长距离传输
结项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偏远高山和高海拔区域能够冷富集大气长距离迁移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湖芯被认为是研究过去环境污染变化的良好载体,具有时间连续性和较高分辨率。本项目主要以青藏高原湖芯为典型环境介质来研究:(1)定年分析百年尺度上湖泊沉积速率;(2)重建典型POPs包括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和二溴联苯醚(PBDEs)和探索新型POPs的历史沉降与污染趋势;(3)研究湖泊POPs的富集速率和输入通量;(4)探讨污染物性质、环境气象因素与山地冷凝沉降效应的关系。本项目的研究将对揭示青藏高原POPs的冷凝结效应机理和主要来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科学评估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偏远高山和高海拔区域能够富集大气长距离传输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青藏高原湖泊受到人为干扰相对较小,其湖芯被认为是研究过去环境污染变化的良好载体。本项目采集了青藏高原南部、中部和北部典型湖泊的湖芯样品,通过210Pb和137Cs同位素定年法重建了百年尺度上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污染历史。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沉积物样品的PAHs和OCPs的浓度水平总体高于两极地区。POPs的输入总体上从底层到表层呈现递增趋势,其中∑16PAHs较好地反映我国及周边国家近几十年来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同时近年来大分子量PAHs占总量比例的显著增加,表明当地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的贡献在增加。对于六六六和滴滴涕,均在20世纪70-80年代间出现峰值,反映了周边国家工业品六六六和滴滴涕的使用历史。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湖泊表层浓度仍有增加趋势,可能与近年来冰川融化加速引起污染物的再释放有关。最后通过POPs的特征单体比值推断了其可能来源,并根据反向气团轨迹模型,对其传输途径进行了模拟。本项目的研究对揭示青藏高原POPs的冷凝结效应机理和主要来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科学评估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52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西藏纳木错湖芯沉积物气候记录的时空特征研究

批准号:4087403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高星
学科分类:D0405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青藏高原冰雪-大气-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

批准号:40501018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王小萍
学科分类:D0106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全新世青藏高原北缘苏干湖沉积记录的尘暴演化历史

批准号:40301051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强明瑞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青藏高原半混合型湖沉积过程与湖泊环境纹泥记录研究

批准号:40071001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李世杰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