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C区域易感基因影响瘢痕疙瘩形成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0118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陆闻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胡白,周海林,郑晓冬,王娟,张文芽
关键词:
瘢痕疙瘩SNP功能 MHC 易感基因
结项摘要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引发的胶原异常积累所致的过度瘢痕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病理愈合现象。瘢痕疙瘩是皮肤科领域的常见病,严重者可导致毁容及功能障碍,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本病属具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的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疾病。目前瘢痕疙瘩的形成机制尤其是遗传学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本研究是在前期搜寻瘢痕疙瘩MHC区域易感基因初步研究基础上,拟选用病例对照各100例对该区域易感基因直接测序,全面搜寻与疾病相关联的SNP并加大样本量利用Sequenom等基因分型技术验证潜在的位点,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学软件SAS分析MHC区域易感基因之间交互作用构建易感基因的危险单倍型并探讨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同时采用免疫组化,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等方法进行系列的功能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瘢痕疙瘩的免疫遗传发病机制及提高防治水平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瘢痕疙瘩是一种超常增生的致密的纤维组织,通常在皮肤损伤愈合后发生,而且仅发生在人类身上。瘢痕疙瘩由过多的细胞外基质的累积特别是胶原蛋白的大量形成造成的,它超出了原来伤口的范围,侵犯到周围正常的皮肤组织中,造成患者美观和功能上的不适,更甚于导致心理和生理的疾病。瘢痕疙瘩的病因目前还没有确定,迄今为止瘢痕疙瘩的病例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 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导致瘢痕疙瘩发病的重要原因. 1)已有大量关于瘢痕疙瘩系统的临床研究的数据但中国资料甚少。我们在国内首次通过大规模的临床病例的收集和分析对瘢痕疙瘩患者的一些临床特征进行探讨,发现患者一、二和三级亲属的遗传度分别是72.45%,40.55%和17.07%它表明在瘢痕疙瘩的发病过程中遗传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在前期搜寻瘢痕疙瘩MHC区域易感基因初步研究基础上利用直接测序联合Sequenom等基因分型验证HLA-A3 -A25 , -B07 , -Cw*0802 , -DQA1*0104 , -DQB1*0501 和-DQB1*0503 为汉族人瘢痕疙瘩特有的遗传易感位点, HLA-DRB* 15为汉族人与欧洲人共有遗传位点,证实瘢痕疙瘩具有遗传异质性和种族差异。3)采用免疫荧光,Real-Time PCR等初步功能研究显示MHC基因在人类正常皮肤组织与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均可表达,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MHC基因作为瘢痕疙瘩候选易感基因,说明HLA在抗原提呈中发挥一定作用,在受感染部位T、B淋巴细胞被激活前,它们在启动免疫反应方面起重要作用。4)利用统计学软件SAS和数据软件Data Mining分析MHC区域易感基因,我们发现10个二位点单倍型和2个扩展单倍型与瘢痕疙瘩发病成正相关为将来的瘢痕疙瘩发病风险评估和基因诊断,疾病预后评估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3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4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5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1.04.004
发表时间:2021

陆闻生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南方汉族人瘢痕疙瘩易感基因搜寻及定位研究

批准号:3097312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朱飞
学科分类:H1703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Imputation法及其在MHC区域易感基因搜寻中的应用

批准号:3100052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左先波
学科分类:C0608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全基因组、转录组和甲基化测序的瘢痕疙瘩易感基因探索研究

批准号:8167192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伟
学科分类:H1703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北方汉族瘢痕疙瘩遗传流行病学、易感基因和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

批准号:30771948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何春涤
学科分类:H12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