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恢复与维持深受草地利用的影响,家庭牧场作为未来长期的草地生产单元,因其灵活的草地利用策略,成为草地生态系统的关键调控环节。本项目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典型草原为实验区,以典型家庭牧场为对象,1,依据群落水平的定位观测,通过分析植物种类组成、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等的差异与动态,阐明不同的生产经营模式对草地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2,在景观水平上,基于实地调查,利用卫星遥感图像,研究30多年来4个关键时期的景观格局与动态,探讨其主要的经济和社会驱动力。对不同时空尺度、不同水平草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动态,以及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整合研究,将进一步阐明"双权一制"下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模式对于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草地景观格局与演变的作用,有助于深刻认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机制,并为新牧区建设和推动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恢复与维持深受草地利用的影响,家庭牧场作为未来长期的草地生产单元,因其灵活的草地利用策略,成为草地生态系统的关键调控环节。本项目选择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为实验区,开展以下研究:(1)依据群落水平的定位观测,通过分析植物种类组成、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等的差异与动态,阐明不同的生产经营模式对草地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2)在景观水平上,基于实地调查,利用卫星遥感图像,研究30多年来植被景观格局与动态,探讨其主要的经济和社会驱动力;(3)对不同时空尺度、不同水平草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动态,以及经济和社会因素整合研究,进一步阐明“双权一制”下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模式对于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草地景观格局与演变的作用。通过研究,采集植物群落样方资料693个;获得了1983年、1989年、2000年和2011年的锡林河流域植被类型图;获取了388个牧户的主要社会经济数据,以及流域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主要研究进展包括:(1)阐明了锡林河流域近30年来草原植被格局、动态与驱动力;(2)基于多源数据提出典型草原卫星遥感估产方案;(3)揭示出典型草原家庭牧场草地资源利用行为的分异机制。本项目有助于深刻认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机制,并为新牧区建设和推动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蒙古荒漠草原家庭牧场温室气体通量调控机制研究
内蒙古典型草原鼠类群落结构动态及鼠害控制对策研究
草原群落斑块动态对资源格局的响应机制
降水总量和降水频率/强度变化对典型草原大针茅群落固碳能力的作用机制